【转载】觉学《宗门品》之十——秘密禅(三) (2012-12-31)

 

觉学《宗门品》之十——秘密禅(三)

2011年7月29日

[师敲六声木鱼,三声磬。]

师:在前几节课当中,我们讲到了密宗,也就是秘密禅和秘密乘当中的有相三密和无相三密。今天要跟大家讲述一下密从何来;怎么样才能体现出密印;怎么样体现出有相三密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果地;以及如何达到真正地进入有相三密的修持。

首先,在修持次第上,大家要清楚是这四个字,是“密从定来”,也就是无定将不能入密。没办法达到禅定三昧,也就不可能谈到密印的修持和密法的修持,那就是无定将不能入密。

那么,既然是密从定来,针对现在诸多的修持密法和禅定,或者说,现在很多人为地把一大藏教分为禅宗和密宗,所以今天要跟大家阐述一下,这个禅和密是一个什么关系?在阐述禅和密当中的关系,第一个开宗明义地,大家要清楚,第一是“密从定来”;第二是“禅自密出”,也就是无定不能入密,无密不能入禅。这就是从理悟上跟大家厘清了修行次第上,禅定和密印的关系。

其实,禅与定从修持次第上是不能等同的,定不一定是入禅,定不一定会入禅的;同样,密也依然不一定会入禅。由此可见,禅是最高境界。因为秘密乘和秘密禅,前段时间跟大家讲过,它是一大藏教的密传心印,也就是心宗法印,是释迦牟尼在灵山以报身说法的时候,体现出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秘密乘,也叫秘密禅。

那么,修行次第的三个阶段,大家已经很清楚了,刚才我已经讲了,无定不能入密,无密不能入禅,那就是从定到密,到禅。

今天先跟大家讲“定”。什么是定?定,现在通俗的、流传的佛教的一些修习禅定的书籍和资料当中,介绍了定的三种定境。今天我要说的是,定是四种定境。近代,大家可以去查阅的是,一个是近行定,一个是近分定,然后是安止定。其实呢,应该是刹那定、近行定、近分定和安止定,四个定境。

作为宗门弟子,要知道四种定境。那就是以后你们在广行六度,或者是广布一大藏教的时候,要宣扬妙法,何为定?那就是这四种,刹那定、近行定、近分定和安止定。

咱们现在是倒着来说,在听的时候,可能也会进入禅定。所以你们最后也会理解,我为什么会倒着来说。我现在不跟大家说,区分第一和第二,我是随意地说,你们就随意地听,这个随意地说和随意听,其实也就是随意地定。

先跟大家说“安止定”。这个安止定,在修持上,在契入禅定的法要上,是以某一个目标为你自己所要注意的对象。在修持当中,我们为什么说是专注一念入定,以静到定?这个静和定,它中间有一个过程,那就是守;这个守,其实也就是在以某一个目标,或者是以某一种作为这个指定的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它不是说以相上的物来概括,可以以人、以事、以境、以相、以声,等等等等,总之,是以某一个目标为你守住的对象。同时,当这个目标确定以后,是在你入定的过程,在出定之前,这个出定不是说你打一下坐,然后下坐就出定,不是的,这个定境是你可能会有持续地或长或短的时间,它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或许是在你一天昼夜都处于定境当中,而这个定境就是守住某一个目标,对这个目标进行持续地关注。

这个其实呢,作为宗门弟子,你们一入门,到了修持心印,因为现在有一些宗门弟子已经在修持心印,他都有一个共同的修持特征,那就是给你密印也好,给你的显形也好,我都会让你去专注于某一个目标,或者是通过之前的所有的辅助的关注,最后落于某一个关注点;以这个关注点,你久而久之,在你出定之前,你能够在你的脑海之中,在你的心印当中,能够去复制出这一目标。这个复制出来的目标,可能这个时候会有相,到有形,到有物,到真实。由你的安止,你对某一个目标的持续地、如法地进行守住、定住定境,那么在你出定之前,你就肯定会在你的心印当中,你所关注的目标,你已经能够给它复制出,通过你的心力,能够复制出这个目标的原型,这个时候就是以心造物。

我在以前经常地做一些小把戏给你们看。比如说,突然取来了一样什么物体,突然叫来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或者是搬来了一个什么样的物象,其实正是由此而来。因为我对某一个目标持续关注以后,到出定的时候,我已经能够随时随地的复制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它是变成了直接和它原有的目标是统一的。当你把它从心力里面复制出来之后,彼地这个目标已经到了此地,这个复制品是真实呈现出来。当然你也可以以这个复制品去代替原有的目标,也可以在原有目标存在的前提下,你有无数个复制品的出现。

这就例如,你们在修行的时候,在修持的时候,是先对着某一个很小的目标作为关注,当这个注意力和记忆力达到了净化的时候。请记住:要达到净化的时候,就可以完完全全地抛开你原有所需要去用你的记忆当中的形象去寻找,和在脑海当中去复制这个目标了,而是能直接从意识上去创造出这个你原来所关注和持守的目标,是直接地从心力上去创造出来了这一个目标的。这个时候,原有的目标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

比如,我们在修持毗盧光明禅的时候,多数人会观想,在身体的某一个灵知部位,或者集中于在身体的某一个灵动和灵住的地方,那么它就可能以一种净明和光亮的形式出现,当这个净明和光亮出现的时候,同时它就会在你的心力当中,产生五种心力的特征,也就会产生五种心力。菩萨为七力,这个七力,祂是有七种神通力,也就是五眼六通加神足,这就是七力。那么初地到八地之前,他会同时呈现出五力。在佛法当中所说的,佛力当中的五眼和六通境,就是从这里而来。

可能大家很多时候是在听闻和传说,但是不知所以。当这五种心力呈现出来的时候,你本原的心性是,对这五种心力的自如运用,和自如转化的过程当中,依然是不存在任何的消损;同时,你专注的目标也没有出现一丝毫的改变。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同时呈现出五种心力,呈现出五种作用,而每种作用之间,它都是独立单一而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你同时呈现了五种心力,而产生了相互之间的混淆和干扰,和削弱这种心力的呈现。那么,一旦这五种心力特征,通过了你自行的不断的持证和不断的行证,要留意“持证”和“行证”两个概念,“持证”是你在自身当中的不断地自觉,而“行证”是以这五种心力去不断地觉他。在不断地自证、自觉和觉他的时候,这五种心力它就能够获得圆满。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种近分定,或者近行定中的次第和智慧。

这一段,跟大家再重复一下,也就是说,当你以这五种心力,去不断地自觉和觉他的过程当中,获得圆满的时候,它自然而然会呈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近分定和近行定当中的境界,或者说,会呈现出许许多多的近分定和近行定当中的殊胜和神通力。

宗门弟子的修持,其实是以秘密乘作为入门的,也即是说,你先从最直达究竟根本的秘密乘进行了勘破。这就是我刚才要先讲最后这一定。因为作为宗门弟子,你们所修持的、所契入的修持法要是直达究竟的,当在直达究竟当中,自然而然能够呈现出过程当中的诸多果地和诸多的神通力。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近分定和近行定就是一个概念。所谓“近”就是靠近的意思,大家要理解呀,所谓近就是靠近的意思,同时,这个靠近的意思,这个近分定和近行定其实它只是和欲界的定相应而已,也就是说,它只是和欲界当中的理和相相应,仅此而已。那么,既然大家已经通过了心印的修持契入,已经由安止定进行了起修,那么随之而来的都是在安止定的过程当中呈现出来,而在安止定之前的刹那定、近行定和近分定,也都是在欲界当中的相应呈现,唯有安止定才已经是离开了欲界。

刚才所说的这个近,就是靠近的意思,那么,靠近究竟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近行定和近分定,其实这个近就是靠近的意思,而究竟靠近什么呢?因为刹那定和近行定和近分定都是欲界的呈现,那这个近,它是靠近什么?

其实,就是靠近了安止定。那么,在现世当中的禅宗,如来禅的修持与秘密禅的修持不同的地方即是,它的修持方法是,以不断、不断、不断地靠近、靠近、靠近——,最后达到了安止。

而秘密乘的修持特征和修持的次第,是原初和续发是一致的。你的起步就是安止,你的最终止于安止。那么你起点和终点其实是一样,只不过,在起点回到终点的时候,它走了一个过程。就像一个圆圈,起点和终点实际上就是同一个点,但是起点并不等同于终点,因为起点在没有走过程的前提下,它就不具备和不具有终点的性质和内涵,不具备。

秘密禅当中,只不过清楚和明白了目的地在什么地方,因此,这个起点和终点是在同一个点上。那么这个过程就自然而然,它就会呈现出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和内涵,这就是心宗秘要。也就是说,作为宗门弟子,咱们可以用自已的话说,修行秘密乘的殊胜之所在。

因为咱们知道,这所有的过程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终点。而到回到终点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终点其实就是你的起点,但是此起点和彼起点已经不同,完完全全地质的变化和质的不同,因为起点并没有经历过程,到达了终点,虽然起点和终点不一样,而是在一个点上,但是在两种意义上,终点已经走完了这个过程。所以这个终点,它才能够真正地包含着起点,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出起点和终点的“无刹不二”。无刹不二这就称之为不二妙法和不二心宗,大家今天所修持的就是这条路。

所以,既然是这样,在修行和修持这个定境当中,它整个过程要求每一个修行者,要了解之前的心理状况。也即是说,你要在过程当中,你要逐步逐步地清晰“谁是我”。或者说,换一种话题,或换一种表示方法,你会自然而然清晰和明白,“我生从何来”,这就是“谁是我”。到了终点之后,你才能明白“我是谁”。所以起点和过程是在走“谁是我”的过程,而到了终点的时候就是“我是谁”的过程。其实“谁是我”和“我是谁”,也无非就是一个“我”,只不过之前的起点的我,他不知道“我是谁”;到了终点的时候,你就已经知道“我是谁”了。

那么,在修行禅定当中,如果一个行者能够明了和通达这四种次第,四种定境,次第修持,他必然也必定从理悟契入了性悟,因为他知道了这四个定境当中的起点和终点。这里面呢,就已经很清晰地告诉大家,禅和定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或者说,禅和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或许这个定,刚才已经说了,它是没有任何的单一和框定的任何一种固定的形式。

“定”是在专注地守某一念,那就是“内不心乱”。内不心乱就是专注一处,这就叫定。那么刚才我要说,这个定,它不分、不区别和不去执著于任何的相。如果执著于打坐、观想、意念,那么你可能在打坐和观想和意念的过程当中,可能你能够保持你的心力专注一点,但一旦你下坐,那就又回到了原来。甚至是你在打坐的过程当中,你专注的某一点,其实你是守不住的,因为你越静,你的六根尘和六根识将会越活跃,你就会念念相续,你原来所关注的这一点,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这个点跑到哪里去了。所以这个时候,唯有达到,唯有以“外不着相”,才能够恒定于这个定境。这个定境在于有无之间,在于有加无住之间,在于无相无形之中。讲到这里,大家明白了,禅和定,禅和定的关系。

当每一位行者,或者是严格意义上说,当每一位修行秘密乘的行者,能够明白的这个禅与定当中的关系和概念,然后以安止,以直达究竟的心定三昧,去契入了空,契入了有加无住的空妙。这个时候,其实他任何时候都在定中,也就是说,他任何时候的心力不变;任何时候的心印不变;面对于任何环境,他的菩提心不变;面对任何的诱惑和困扰,他的菩提金刚心不变,这就是“安止定”当中的“不进不出”。其实“安止定”就是我以前跟你们说的“楞严大定”,非进非出,非有非无,非色非空。但是,它既是有,有当中的无,无当中的有;色之中的空,空之中的色,它就是色空一如的楞严大定,那就是“不出也不入”。

对楞严大定,在现今的修持人来说,有不同的认知和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严格意义上,还没有一家能够清晰和正确的表述何为楞严定;更多的是,楞严定那就是在楞严世界上的最高的定境,进出三昧的境定,不来不去的境定。

我们今天也作为一家之说,安止定之楞严,实际上,它即是刚才所说的近止、近分和刹那。其实也就是说,在安止定当中,它包含着色与空、有与无、远与近。既然是楞严定嘛,它是统摄三禅十八定境的,也就是说,安止定,或者说是楞严定的过程当中,是任何一种定境的层次同时出现,也同时存在,最高级也就是最初级,最初级也就是最高级,只不过最高级包含着初级,而没有严格的区分和界别。一旦你从心力上、认知上、人为上去严格的区分出此定和彼定,在这里可以铁断地说,你永远进不了禅定,甚至你连禅定是什么,你都摸不到边,充其量你只会“说禅”,而不能“入禅”。

当行者在通过了若干时间的如来如去,也就是不进不出的安止定的过程,这个时候,心与心、心与相就自然而然,他就会重新地进行对客观的物质世界,然后,对超维的声像世界,到无尽的虚空世界,他就有一个对自身生命的方程,和对以自身生命的方程对所有虚空世界的认知,具有一个全新的重新的排序,和重新的认定,和重新的思考。这个时侯,你就不会失去记忆,你也不会执著于记忆。在不进不出当中,你以往历劫的点点滴滴,你可以在有意和无意当中,在自然与必然当中,或者说,当需要的时候,你就能够很自然的找回你的记忆,和呈现出与当时事件相应的神通力。

行者在契入了这个秘密禅定的修持的时侯,这五种心力是同时出现,只不过是由微到强,由隐到显。当五种神通力呈现出来的时候,方若我们刚才所说的,以这五种神通力进行的行证和持证达,到了圆满的时候,那么自然而然,你也就能够进入色界与无色界定,色界与无色界定也就是二禅天。这个二禅天的概念,它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刚才已经跟大家讲过,四禅天,原始上所说的四禅天,咱们况且用四禅天,我刚才也已经说了四定,它是层层无尽的,它是相互交融的,只不过你第一个过程呈现的五种神通力,这个时候,你就是在色界与无色界定当中,能够来去自如,能够随进随出。

所以外界,很多人认知,认为色界和无色界都是在初禅安止定。刚才已经讲了,其实初禅并不是安止定。在色界与无色界当中,能够自如随来随去,这个时侯才来到了二禅。禅定的时间和禅定的功夫,决定你所获得的次第和果位。

在南传佛教和天台宗当中,非常的注重这四种定境的严格界限,和层层分明的修持过程,乃至于修持的方式和仪规;有几十种修持的法门,有几十种不同的侧重,而都可以说,无不例外的都是一步一步地,从刹那定一步一步地走。其实,请大家留意,如果是依照这个顺序来走的话,由刹那定到了近行定,也就是说由欲界到了色界,这个时候,你已经要经受和经历的时间,或者说,你必须要经过禅定的时间是“八万劫”。这个八万劫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几亿年的时间。请问,哪一位,在现世人生当中,他能够存活在欲界几亿年?拥有了几亿年所需的时间,来一步一步地到达和穿越了欲界进入了色界。大家可以想象,那就是意味着,你要不断地在这个娑婆轮回几亿年,而且是一刻不停地按照这个顺序,按照这个次第,去一刻不停地持证和行证,你才可以由欲界进入了色界。

而在秘密禅当中,以直达究竟契入心宗的秘密心印修持,可能刹那就是永恒。因为在不进不出当中,时间的开始和时间的终了是不存在的。时间开始之前它还是时间,时间终了以后它依然是时间。因为你在不出不进的禅定三昧当中,你本身就是时间,所以你就不需要从一秒钟到了几万劫这么一个极其极其漫长的修持过程,你就不需要以时间的等量,来决定和衡量你修持的次第。

所以,在咱们秘密禅当中,且不说秘密禅,且说祖师禅,为什么说大彻大悟只在一刹那之间呢?其实就是这样的。因为从契入心宗,到了即身成就是一步到位的。只不过在一步到位的过程当中,你是直接地契入心要,所以不存在这个量化和固定的过程,这就叫“无所能所”,就是“无能所的禅定”。

“无能所”其实也就是由“无所能”而来,从“无所能禅定”进入了“无能所禅定”,这就是安止定,也就是楞严定。而这个安止定和楞严定,它既包含了色界的初禅,又直接通达了四禅天。以我们的秘密禅的次第来说,这个安止定,它既包含了初禅,又包含了三禅;它既包含了初定,又包含了十八定,十八个定境。

刚才跟大家所说的,为什么我要从安止定开始说起,也希望大家在听当中进入定境。因为,秘密乘当中,只在于心印相授。

所以,尽管在现世佛法当中,由刹那定到安止定,且不说四种定境,哪怕就是一种定境,都有各家各法,有几十种、几百种的法门,应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围绕着出离,围绕着由欲界到色界,到无色界,到不动天。那么八万四千法门,其实就是八万四千种方法,在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很漫长的走。所以,尽管这样,也可以说,虽然时间漫长,但你也可以有一个最终成就的保证,依此次第而行。

在南传和天台当中,禅定最注重的是刹那定。这个刹那定是指什么呢?是指内观,也就是我经常跟你们说的“觉照”,就是刹那之间的光明和刹那之间的定境。抓住当下的起心动念,把这一念一追追到无念,或者让它念念相续,到了前念与后念的因果不续,也就是前念与后念没有因果关系。这就是在觉照当中,其实也就是在刹那定当中固有的,也可以说是可以量化的,可以特指的一种内观修行的方法。

而纵观现行的诸多的修持禅定,其实终其一生,且不说几万劫,就终其一生,都是在刹那定当中的过程还没走完,也都是在反复不停的觉照和内观修持上,反复不停的在自净其意的刹那定境当中,这个刹那定境就是恒住,或者是当下的这个定境当中。而真正地契入心宗法要,直达了根本究竟的秘密乘心印当中,那就是不存在四个定境,和四个禅天的分别和分离,因为空间是层层无尽,相汇交融,过去、现在与未来只在一念当中,而体现出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缘于“一念”,这个一念已经是决定究竟的自性光明和自性呈现。

讲到这里,大家可以静思一下: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否存在于当下?过去有吗,现在有吗,未来有吗?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存在吗,又存在吗?存在与不存在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怎么体现出过去、现在与未来不存在?又如何体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存在?

请大家用十分钟的时间默默地去静思。

师:好,现在大家可以把思绪慢慢地收回。

这一堂课需要大家在课后不断地去回味,和不断地以自身的身心去契入领悟,把这堂课的前后和中间糅合在一起,你自然就能够清楚,何谓“密从定出”。

咱们平时所说和所理解的一大藏教,它的真实了义是体现在即心即法和即身成就,虽然一大藏教包含了八万四千法门,包含了当代佛教所认为的显密和大小二乘。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修持的方法、目的是一样的,这个一样的目的,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修持的目的就是自身的成就。八万四千法门各自的侧重,各自的修持方法都一样地能够契入一大藏教的心宗法要,分别只在于修持时间的计量单位和没有时间的计量单位,它的分别在于心和相,在于色与空,在于有和无,在于行与证,在于参与悟。这种种,虽然从理悟和文字表述上,咱们都能够找出不二和即心的说法,但其实,由于行者的对于客观世界和声色世界的认知不同,因此所持守的方法也就不同。尽管持守的方法不同,他最终都是指向了虚空世界。

刚才简要地讲到了这个四定的各自的修持次第,在次第当中,跟大家阐述了,其实它是环环相依,是心相合一,有无之间,色空无别,在于即心即法,在于不进不出,在于禅定三昧合一不分。这只是一种行者修持的路径。除此之外,刚才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条路径,他只要持有尽未来际永不退转的皈依本体,修持的成就只在于时间的关系,那么成就也就是必然的;只在于时间的关系,前提是具有永不退转的求道向佛之心。

作为心宗弟子,首先要清楚“无定不能入密,无密不能契禅。”同时也应该明白,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的修持法门和修持的路径。这个修持的法门和修持路径,将会依不同众生的不同根器而选择,但终有一天,都能够登达彼岸。所以密也好、显也好,心宗也好、旁系也好,都是佛我无分别境,都是众生同量境。当每一位修持行者都能够真正契入这种心宗法要的时候,那么自觉的同时,必然能够觉他;持证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行证,以至于通达觉行圆满。

本节课的开头讲到了定、密、禅的关系。既然跟大家阐述了密从定来,跟大家阐述了无定不能入密,无密不能契禅;又没有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和界定,禅、定,禅、密的界限,只不过是以我们心宗法要来给大家做一个阐述。

在以后不断的课程当中,咱们将会陆续地讲到,把这个禅、密和定在不同法门当中的修持秘要,和修持过程,乃至于修持次第所呈现的,可以量化相对应的境界。

今天晚上的这节课,更多的是针对心宗弟子;同时,统摄了显密,也更给世人厘清了,为什么历尽几万劫的修持终不能成就?只因在修持的认知上,没办法契入心宗秘要,不能够由心宗入门的定境不进不出,到了最终圆满的不进不出;以心宗密印的不来不去,到最终圆满的如来如去。这也就是体现出了即身成就的秘密乘,和显教次第当中的有意修持、带业往生。仅此的分别而已。

对于今天的定、密、禅的简要的阐述,是没有完全展开的,这也是受众,今天受众的根器不同,而考虑到了具有了普适性。所以讲的既是秘密禅,又非秘密禅,至于你能够从显中去证悟到显中之密,那么是靠每一位在未来的时间,去理悟今天所讲的课程。

今天所讲的课程从文字相上是显,但是文字的背后,语言的背后,实际上已经告诉了大家何谓密,何谓禅。

这个课程我们会分为三个阶段来讲,今天是第一阶段。接下来的时间,在下一节课会不断地深入和展开,以便大家更加清晰和明了。

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可以陆续地退出,咱们可以到大厅进行随意参。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版权所有,转贴、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