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09日 —— 持护戒品

:咱们好像是很久没有聊天了,是吧?

:对呀。

:你们这几天都在各自的房间参禅,是吧?

:对。

:是什么禅呢?

弟子:那天,尝试着先在小范围参,然后大家再到“大厅”里面集中,大家交流当中有一些比较好的,在大厅里面共享一下,互相再交流一下,那天是这样的一种形式。

:行啊,多种形式嘛,挺好。只要你们一发现大厅冷场,你们就可以呼朋唤友到一个地方,然后去私密聊天,三三两两去参禅。要不然大家都挂到大厅里面,谁都不说话哦。

弟子:我今天特别高兴,我感觉能见到师父,而不是听到师父,有点激动。你说的对,在大厅里的时候,想说又不敢说,不知道说啥好,呵呵。

:不知道说啥好啊?那个其实呢,不要设定,有时候说呀说呀,就在无义参当中就参出很多很多有用的东西。有人说要我给你们讲讲黄金策,是吧?

弟子:这太深了。

:太深了?

弟子:师父,我们下午在参起心动念和起心不动念。

:起心动念和起心不动念,你们怎么理解?

弟子:起心动念就是六识起用,人心。起心不动念就是心念合一,就如同您以前给我们讲的,牢笼里的野兽就被驯服了,就是心。心为体,念为用。我理解的对吗,师父?

:是这样。

弟子:我是说,起心动念是人心,比如说六识起用;起心不动念,是心念合一。就如同以前师父给我们讲的,就是把笼子里面的野兽驯服了,好比是念。那心起用的时候,念为所用,心呢,就是体,念为用。可以怎么理解吧?师父。

:嗯,大家怎么理解的?

弟子:一个随相转,一个不随相转。还有一种理解,我觉得应该是心如如,念无住。其实我觉得没有念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心不为所牵动。

:心如如,念无住。

弟子:对吗,师父?

:已经接近根本了。

弟子:我理解这个起心动念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念念相续的,这个念起的时候,心也跟着起了;那么,到一定的时候,心和念是可以分离的;再进而呢,起心不动念是心和念合一了。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如果是念不动,那就是一念是一念,一心是一心;无念是无念,有念是有念。这就还是“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当你没有到这个“心如如,念无住”的时候,那就是心随念而转,或者说念随心而动,这是说的第一个过程,这就相当于说“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到了“心如如,念无住”的时候,它还是有念,但是念无住。念无住就是说,它可以在念念相续当中,但是这个念它不起用,心已经如如了,但是念尚未起用,因为念无住嘛。它虽然还没起用,但你已经不为念所牵,因为无时不刻念它都是念念相续的,问题是你有没有住。你住在念境当中,那就是着念,也就是执着了。所以像刚才有人所说“有念无执”,其实就是一个念无住的过程。它任凭念头,也就是凭念由心而过,凭念从境而过,但是这个念它是无住的,它不会住于念境当中。这个时候就可以达到了心不为念所牵动,也就是心不为境所牵,但是念尚未起用。那么回到了念尚能起用这个时候,那就是这个时候它还是有一个空相。空相,因为它可以生有,也可以生无,这个时候,这个念那就是起用了。这个念的起用,那就是达到了“专注一念”,从念念相续、念无住到专注一念,这个时候,念可以起用。其实这个时候,这个“念的起用”已经不是“念”的起用了,已经是心念合一,一念破虚空了。这是三个过程。

弟子:那也就是说念无住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念它已经是没有什么好坏善恶之分了。对吧?

:是的,是的。

弟子:然后,等到起心不动念,就是在后面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心起用的时候,那么心和念它是一体的、合一的,那个时候才是念的起用。对吗?

:对,那个时候实际已经是心念合一,因为念无心的话,这个念是不聚的,也是不起的。正因为心,所以它才会起念。所以说什么心起什么念,但是这个心是无相的,念又是无相的,它就是随缘顺缘、随境而生,也就是随处方便,也就是世尊所说的:为治一切病,方用一切心。它是这么一个过程。

弟子:师父,我想提一个我们实证过程中的比较实用的事情。在我们行事过程中,会不会碰到偶尔一闪,是不是心念合一的时候呢?比如说,我们在治病的时候,搬走了某人体内的诸如肿瘤那样的东西。那个时候是心念合一的吗?

:是啊,那个时候是心念合一的。

弟子:还做不到一如,是吧?

:不是的,因为你们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是念可以起用了嘛。念起用,是因为住念的时候念起用。其实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很多人都达到了心如如、念无住,你不会去专注它,因此呢,不为念所牵;但你在遇事、遇缘,你要启用的时候,心念一定是合一了,这个时候就是启用。而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念的起用,已经不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念的起用。

弟子:可以这样说吗?就是把我们的愿,也就是一切根本戒,当然每个人的修持不同,依自己的愿,如行云流水一样随缘而做,这样是不是接近师父讲的这个根本的状态?

:嗯,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弟子:我觉得修心戒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这儿。就像今天下午我在处理事儿的时候,肯定可以归于有我的念,比如这个事儿对我会怎么样,或者是这个事儿对他会怎么样,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这也是行云流水,但是它这里头有我了,已经是脱离了根本了。我发现在这些个细节的地方,能够马上觉察到,这个修的过程是挺重要的,就在生活中的每一秒里头。

:是呀,在细微处下功夫。

弟子:师父,比如说在生活中,我也不是那样的,想那么多,就是随缘而做,做了便放,这样的方法是可以的吗?

:是可以的。

弟子:有人说“心力不够怎么办”,问师父?

:心是,心力它是不能量化的,也不应该量化,心力也不存在够与不够的问题。心力不够,你只有在愿行当中下功夫。

弟子:我体会您刚才说的这个过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等等,这些过程,实际上是每个人必须要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如果从一开始就想要够到更高的,或者说跨越某一个级是不是挺难的呀?通常是不是都应该按照这个过程来走啊?

:对的,都是按照这个过程来走,只不过这个过程或长或短的问题,但它必定是这个过程的。

弟子:师父,如果说,我们严格守戒的话,我们会慢慢达到专心一念的那种程度吗?

:这个是必然的。

弟子:谈到戒的时候,刚才还提到,这个戒本身,这个戒体是非常清静的,所以真正持戒的话就应该有这种清静之心。但还有另外一个观点,就是说这个持戒,光有清净心是不够的,应该是三心具足的,应该是包括了平等和慈悲。

:持戒啊,我们为什么说持的是一切根本戒?因为持戒,往往很多人会认为持戒就是管好自己,当然,你一旦持戒,你在照自己的时候,实际上你这个持戒,你这个戒行或是戒品,你会越来越满,当你越来越满的时候,你就是执着于戒,或者是执着于相,这个时候你的持戒已经不是持戒。比如说,某一种修持方法,或者说某一个法门的修持方法,现在在印度出现了一些,当然这个不能这么表述,就是说所谓的“小乘”,它无不以守戒为根本。守戒那就是什么苦修、苦行,以这些作为根本。那么,它会遇到了一个问题?因为守戒,它是一个自律行为。人为什么要自律,或者说念为什么要自律?问题是,有他律存在的前提下,他才可能自律。因为什么呢?他有参照。一个人的行为,包括一个人的起心动念,他都是依照于参照物所产生的是非对错来评判,有了是非对错的评判,那么他才需要守戒。当一个人失去了这个他律的作用,其实自律也就不需要,也就不存在,因为他没有参照,他不需要参照。

所以往往很多人,认为持戒就是持戒,持戒的过程就是守戒的过程。这其中有两个概念你们必须要搞清楚的,守戒和持戒是不同的。守戒就是说你守住你的戒体,就是你自己,所讲就是你自己不要破戒、不要犯戒。持戒它是持护的过程,它不仅仅存在一个自觉,同时还存在一个觉他。因为戒品和次第,可以说根本上是一回事,相应的次第持有相应的戒品。那么次第的体现在自觉觉他,直至于最后的觉行圆满。觉他从何而来呢?觉他就是在“持”。所以戒行,一个“戒”、一个“行”,行当中就包含着护法的过程。确切地说叫“持护”,叫“持护戒品”,持护戒品称为持戒,它和守戒是两个概念。那么在持护戒品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自觉和觉他的关系了,自觉呢,当然,你本身持哪一种戒品,你就守哪一种戒行;同时,你不仅仅守这种戒行,因为你本身,任何一个佛弟子都是护法,那在觉他当中还赋予你持护的这个使命,或者你本身天然就拥有了,或者是必须要践行持护的义务,因此才能体现出你的觉他。

所以这两个关系,你们要在下一次参禅持戒的时候搞清楚。所以,这里面可能就涉及到了,你只有去把这两个问题,或者说把这两个关系搞清楚以后,你才能进一步地去深入到何为一切根本戒。一切根本戒它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啊,它还是对你周围,它还是对别人,同时它都同样的并行,在护和持当中它是并行的。所以,下一次你们参禅当中,你们要持戒,“持戒”其实就是“持护戒品”,既是守戒,又是护戒。大家有没有听明白?

:明白了,师父,守戒和护戒!

弟子:一开始,我们一开始修行的时候,理解一切根本戒,就是一切有违于大道皆不可为,开始第一个层次就好像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要求,就是完善人格、规范行为。之后再授菩萨戒品,就是能为而不为即是犯戒,这本身已经是持护的过程。但实际上,这个菩萨戒就是能为而不为即是犯戒,本身也是在一切根本戒的范围之下的。是不是,师父?

:是的,非常对。

弟子:没有达到觉悟圆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一切根本戒应该说都不是完善的。就比如说,戒品或者说戒行都是不圆满的。只有到达那一步了,真的才能讲那是一切根本戒。而这个过程,这个就需要师父给我们指点了,是不是就是“无为无不为”的这个无我的状态,然后行云流水地随缘去做,这样就行呢?

:是啊,这样就行啊,但是不要有得失。

弟子:就那天晴空讲到了理法相融,以前就是我在他家的时候,也聊过这个理和法的问题,他就说这个,大家都说这个明理,很多人都是在道理上转来转去的。但是真正的呢,就是说理和法应该是一个什么的关系?就是当你真正地明了这个理以后,你的心要能够真正地去践行它,把这个法呈现出来,这个时候,理和法它才是相融的,才是合一的,也就是说一步到位,没有这个过程。就是说明了什么样的理,你的心就应该去和这个理去相应,你的心就应该能够相合。这样的话才是真正地把这个道理融会到你的行证当中。我觉得他讲的,就是说把自己所明的这个理能够落到实处,就是真正地用心去做了,而不是说只是领会了一个道理而已。我觉得他这个讲的挺好的。

:是啊,你明白任何道理,如果你不践行,你不去体验,那你只是听说一个道理,或者是你会描述一个道理,仅此而已,或者你会说一个道理,但是说和做是有区别的。我刚才在群二里面看资料,有人说,说本身就是做。是,但是要看你说什么了?你是只说,还是在做,你说了,作用会怎么样?这有一个很根本的这个区分的。所以在明理的过程当中,如果是没有去践行,没有去法理同融,那你只是明理,你依法,你还是这个边都没有去摸到。为什么要法理同融呢?就是在行证当中合一,这个时候,那你可以说,说和做是一样,因为这个时候意味着你能够言出即法,这个时候你说和做是一样的。

弟子:就是说心上得下功夫。对吧?

:对呀。如果是说和做一样,那就没有口头禅之说了,也就没有说苦行、行者之分了。

弟子:嗯,通过那天一位同修写的自省的那段话,真的对我触动挺大的。我觉得大家都在谈修行,但是真正一个行者的风范是什么样的?他是真正的,能够去自律的,就是真正地能够用心去规范自己,就这一点,我觉得真的是特别值得我学习。

:是啊,她现在也是在突飞猛进。

弟子:今天挺有意思。今天我在群二看到了一个新上来的人,大家在说他。其实我觉得他说的话,不管人家证没证到,就是说包括此时此刻他印心的这个过程,不管人家证没证到,我们看这个东西以后,能不能心有所启发,这才是关键的。就是大家在一味地观察对方的是个怎么样怎么样的过程,同时自己的心性有没有提高,我觉得大家应该反观一下。

我只是觉得不管是谁,比如说师父在群二里头也在演过沙盘,包括师爷,等等。我只是觉得,不管是对方是否是马甲,是否是末学,是否是门外的人,他说的某些话有没有优点,有没有闪光的对方,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值得去深刻反省的地方,如果有,我们就不妨去接受他。这样的话,我们的心胸才会去逐渐的宽广起来。

:参禅呢,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所谓的有义参和无义参的区别就在于,有义参它就是就话题论话题,论谁是谁非,论谁对谁错;无义参呢,它就没有对错,单去印心。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区别,无义参呢,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在咱们禅门当中很多时候,徒弟已经开悟,而师父还没开悟,这个时候,师父所说的,作为徒弟,他应该怎么面对?这个值得你们去思考,因为证悟之人、悟道之人和迷中之人,他有一种很明确、很明显的界限。

这个界限在哪里呢?这就是所说的依法不依人。那么刚才判官所说的,不管这个人他说的是什么,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们应该从中去得到启发,也就是说,取其你能用的,或是取其对你有启发的话题,然后对你没用的,你可以去舍弃。那么他对的你可以取,他错的你可以不管。你是这样意思吗?

弟子:是的,师父。

:其实这样的话是很极端自私的。我这句话说出来后,你会很诧异。

弟子:对。

:因为,当你如果是明显地看到此人在某些理悟上存在问题,而你只想从其中获取你能够获得的,然后对对方的错误和谬误,你不去提醒――

弟子:就是犯戒了吧,呵呵。

:其实你已经是犯戒了。所以,所谓的无义参,其实参禅嘛,你可以吵,你可以骂,甚至是可以对骂,但是前提是没有对错。你要从中去获得你应该获得的东西,同时呢,你也要回向给对方,让对方也能在你这里能获得什么;也就是说,你以对方作为一面镜子,你也要把自己当一面镜子给对方,所以,这就不存在一个人情非人情的问题。那你这样的话,你就象在看猴戏一样,你看到一个人在表演,你明知道他错,或明知道他不对,你自己呢,只在取乐,自得其乐,你高兴了;而对方呢,他还是“猴子”,对不对?

弟子:对!明白了,师父。所以这也是一个持戒度的问题。在执行持戒度的时候,有时候会受很多的干扰,包括自己的好朋友,包括人情啊等等很多方面。

还有一个就是,刚才您提到的这个有义参、无义参,这个“义”,原来我理解是,意思的“意”。后来跟复泉那边核证了一下,实际上是义气的“义”。那为什么会用后者呢?

:因为呢,第一个“意”是有念,第二个“义”是无念。你想想,第一个“意”就是意识的意了,对不对?

弟子:对。

:意识的意那就是源于眼耳鼻舌身意,在六识当中,你参禅参来参去,你还跳不出。第二个“义”呢,它是无框,因为义,可以称为有义和无义,它既然是丢弃了“有”跟“无”,那么这个义呢,本身它就是无框。任何的相,它都在义当中,而你又不执着于任何一相,这时候才是“无义参”。

弟子:您讲的那个刘备和孔明的故事,当时那个过程属于有义还是无义呢,师父?

:无义,各自理解各自的嘛。

弟子:那个故事特别精彩。就是讲张飞第一次见孔明的书童,特别精彩。那可以说,他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执着,完全是行云流水,就是不拘一格地,互相去把这种心境流淌出来,是这样理解吗?

:是啊,是这样的,所以参禅,你们很容易陷入的一种吵架。就是你老是去抓住他某一句话,然后说这个那个,就容易就陷进去了;或者是某个人有意的要表述,要说明自己。所以参禅,更多的时候你们会陷进去,在体现或者是想表现自己的理解正确,然后不断地在给自己的“正确”找依据,不断地否定对方的“错误”,这就不叫参禅了,其实这顶多就是一个辩理,也就是辩论了,对不对?

弟子:这就陷入眼耳鼻舌身意了。

:是,对呀。

弟子:可是说着说着,比如哼起歌儿来了,这能行吗?

:那就是啊,这就说到一个无义对机啊。就象我以前说的,不能人家开追悼会,你去唱流行歌曲呀。你看人家悲伤,你让人不要悲伤,我让你高兴高兴,在里面跳舞,那你不被人家追打出去那才怪呢。这就是,无义当中,它本身就是一个对机呀,你没有对机,那有义、无义它就不分了。

弟子:对。那如果是无义的时候,就是不对机的时候,也就说与不说一个样了。

:不对机的时候,对自己来说,说与不说一个样;那对别人来说也就未必呀。

弟子:对对对。这有个愿心问题。过去您讲的那个“高一点儿”,这个时候应该是用的吧?

:你们看现在很多人,猫在那里不说话

……

弟子:说的清静呀,我想请教一下师父,这个清静心跟持戒道理是一样的,也不是光自净其意,光清静自己,同时它也是化污浊为清静,这个过程实际上它也是个觉他的过程。是不是这样的,师父?

:是可以这么理解的。

弟子A:我觉得这个立足点,自觉的时候,自觉了才能去觉他。所以持戒的过程还是从自心入手,否则的话,这个过程只是单纯地放大到无边无际的地方的话,可能真的到最后,走到哪儿都不知道了。因为对自心的规范如果没有建立起来的话,只是一味地向外去求,或者是向外去做的话,我觉得是无根的。说的不对大家批啊。

弟子B:其实从施受平等的角度来说,我到认为自觉的过程既是觉他的过程。

弟子A:可以说自觉的过程是觉他的过程。但是没有倒过来的说,因为觉他了,我自觉了。

弟子C:倒过来说也是对的。师父启发过一次,自觉是以觉他为前提的。从这个层面来说,从修行的深入层面来看的话,要想自觉,你必须去觉他,你才能更好地自觉你自己。

:这个时候,他人成佛了,你成不成佛,好像问题,关系不大。

弟子A:实际上刚才大家谈到了一个自觉与觉他的关系。我觉得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

:你们参到现在得到什么了?各自?

弟子:我觉得我所能够感受到的是一个,可以说侧重于自觉的层面吧。其实我理解,师父刚才说的那个意思,就是说通过大家的参学,每个人是不是都能够真的有所获得,都能有所启发呢?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样聊天的心情,比参禅的心情要好一点?

弟子:是的。

:那参禅有个屁用啊,越参越沉重。

弟子:师父,就是如同太阳升起的那种境界的时候,其实就是施受都无碍呵。所谓的行无碍,那时候就是无碍的。

:刚才有人在问,什么是行圆满?觉和行,首先你要知道一个是自觉圆满,一个是觉他圆满,最后是一个觉行圆满,觉和行它是不分家的。所以,并不是说你行圆满,你要把什么事情都做尽了你才是圆满,或者说你做到不能做了,做到死了才叫圆满。因为这个不圆满呢,圆满不圆满它已经体现在一个相对相上,你如果把行拆出来,那个行是永远不可能圆满的,因为它在相对相和相对空当中。比如说,咱们在这个六度万行,这个行是不可能圆满的,如果是以行来论的话。为什么呢?地藏菩萨他现在还在呀,还在那个地方呆着。横竖三世诸佛,他们还在说法,众生还是苦无边,烦恼无尽。所以,如果是你要去论,行怎么圆满?你已经是把觉和行分家了。

弟子:明白了,师父。那这么说来,所谓――,原来就是个名词。

:说自觉非自觉,是为自觉。

弟子:哎――呀,明白了,是这么回事。

:说觉他――,不要在落在相里头参,不要在文字上参,要学会无义参。要学会拈花微笑,花是花,笑是笑。如果是要以修行次第和修行见地上来区分自觉、觉他与觉行圆满,那只在于你自身,在觉和悟的过程当中,你自身的持护,你的持护戒品,称之为行。

弟子:嗯,持护戒品。

:持护戒品,就在持护戒品当中。那么觉行圆满呢,如果是作为一个行者,作为一个修持人,他的觉行圆满只在一个明心、一个见性、一个护持或者持护戒品。哎,他就是觉行圆满了。

弟子:在持护戒品,就是觉行圆满吗?师父。

:对。在持护戒品,他就是觉行圆满。因为有人说,既然是觉行圆满了,那么这个戒对他来说就不重要,或者是不需要,其实这已经落入一个自觉度了,也就是落入一个守戒度了。觉行圆满之人他根本不可能犯戒,所以他无需守戒,但是他必须要持戒。这个持戒那就是持护的意思,直至于你入度、入灭,入灭以后你依然是持护、你依然是在持戒的。所以,持戒和守戒它是不同概念的。

弟子:其实刚才您问这个,大家参禅以后有什么收获的时候吧?感觉当时确实心在找,好象要去找点儿什么,那个时候真的是很刻意地去找了,就觉得总是有一些收获的嘛。

:是啊,都在说有如行云流水,可是你当时行云流水了吗?呵呵呵。

弟子:师父笑起来就象行云流水。

:笑起来就象行云流水呀?我怎么没感觉?

弟子:是的,很爽朗。

:行云流水就是笑声不停有如滔滔江水,你看我是不是这样笑?那我不笑断了气那才怪。

:呵呵呵。

:有人说想念好了老师的声音,你就想念吧,想念到他能说话的时候。

弟子:其实好了这个事呀。如果大家真是感悟颇深,认识都提高了,那么我想他就解脱了。也就真的,他的禁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或者说作用也就达到了。

:好了禁语,不仅仅是他禁语呀。应该是,大家也应该是都能够体会到一些什么东西吧。是吗?

弟子:对。一丝一毫的我慢呢,都容易造成,在事项上表现出来的就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或者说是影响,或者代价。作为修行上,自觉上来讲,一丝一毫的我执或者说是自我的表现,那都会障碍最终的空间。所以好了的这件事儿,对我们大家,对每个人,尤其是对我来讲,确确实实是很有触动。也确确实实应该认识到这个,一丝一点的自我在不经意中培养起来的这种我慢,或者说自以为是,就障住了自己那种清静、那种客观,那种圆融,那种如如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好了的事儿,对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

好了:(打字)随着修为的不断深入,每个人修行次第也会不断地提高。这时,轻狂妄语、功高我慢也会悄然而至,它如和风细雨让人不知不觉,惊醒后反首回顾,会惊得一身冷汗,这时,若无法门的护持、上师的呵护,真不知修到哪里去了。所以,修行要以戒为师,以愿心为指引,容不得有半点的我慢轻狂。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方可觉行圆满。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优良品德,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更是半点不可缺失。

弟子:看见好了兄写的这段话。谢谢好了兄!

我想到师父原来说过的“慎独”,每个人就是愿意自己反观的时候,就要静下心来,其实我始终认为每个人自己的这种习性、障碍,自己是可以观到的。因为自己对自己是最了解的,但是如果不愿意这样去做的时候,可能它就要慢慢地滋生了,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来了,在事相上必然能够呈现出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大家如果真的能够静下心来反观的话,最后看这个过程,其实还是蛮有意义的。

我还在想刚才师父问的那句话,师父问大家通过参禅得到了什么?这个时候,现在想一想刚才的过程,这个习性啊,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马上去找,去找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哎,很容易的就起来了,就是都不带想的,直接就上,然后就一定要找到点什么才行。其实咱们在参学过程当中,也很容易这样,就是对方讲了什么,然后自己这边心里面的这些个回应,其实往往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就达不到真正这种参禅的境界,顶多是一个互相参学,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念念相续了。

:有一个很明显的迹象,就是当一个人提出一个话题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回应这个话题。那么,提出话题的人,他肯定受到第二个人的回应所波动。

弟子:(笑)就象我刚才追着他的这句话就去说。

: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他都会有,但是,看你怎么样去续下去。因为你这个时候,如果你不会回照,也就是观和照嘛,你不会观“念”的话呢,那就是,你就逐渐逐渐被对方引到沟里,你都不知道了。他可以慢慢地挑逗你,挑逗你自己爆发了,你暴跳如雷,第一;第二,最后你不说话了。参禅也就是到此结束了。

弟子:所以我也想问你一下,参禅当中如何才能不落于相?

:照啊,什么叫“照”呢?现在你在跟我说话,其实呢,我已经是你,因为首先“我”必须是“你”,在一种同体当中、心性的同源当中,我才能够去体会你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任何人他表达出来的是一个相,他本意,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心念是什么?你是从文字当中,你是无从完全去理会的。只能是说,与对方心性同体的过程中,你才能去体会到对方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这个时候,拈花你才能微笑啊,对不对?否则的话你还是对立,你还是主客呀。所以这个相是有的,但是他不执于这个相。为什么不执于这个相呢?这个相它已经是非我相、非你相,也非众生相。你说,现在我在说话的时候,那你中有我了,必然是,是不是?因为你已经接受我的信息了嘛,你中有我。那在你的第一念当中,究竟是“你”还是“我”呢?这个时候,你只要“照”这个念头:哦,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中有你,你中也就有我。这个时候你就能体会到我当时的心境,你当时的契机。所以,你我参禅只有你我心知肚明,旁人他捡到什么那是旁人的问题了。

弟子:对。有的时候能有这种感受和体会,但是通常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

:嗯,是啊,很难做到这一点,呵呵。

弟子:因为比如说,就是大家一起参的时候,假如谁说了一句话,通过他的话呢,哎,已经体会到他的意了,就是他这句话后面,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怎么样的一个心境,然后这个时候呢,其实再往后的延续,往往就跟着他的这个相去跑了,是不是?

:对呀,这是一层意思。我现在再给你说另外一个啊。比如我在打字,咱不要说话,心与念它可以是背离的。我打字打出去了“你好”,但是我心里面呢,在对你用一种很恶毒的,啊,你能不能体会到?我给你打出来的字,包括我现在说出来的语言,可能是我对你很亲切,但是呢,如果是我用一种很搞笑的表情,或者我是另外一种心境,这个时候你怎么能够去体会到?因此这文字呢,这文字相,它这个里面还有一个过程的问题,你怎么照的问题。如果说以他的文字相作为入手去体会他的心境,你已经执着于文字相;你如果不以文字相入手,你又执着于不以文字相。

弟子:对对,是这个问题。

:对,你们体会一下,当下,你我之间是如何能够达到什么什么。这就是靠你在细微之中去下功夫。这不是靠说的,也不是靠眼耳鼻舌身意就去理解、去思考的,不是的,靠的是一种同体感悟,也就是感同身受。

弟子:对,只有达到感同身受了,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到这种――

:这种心如如、念不住。

弟子:对,对,对。

:所以你们参禅当中,你们当然是在分辨的过程当中,你们可以分辨,你说的是这个道理,你说的是这个意思,我说的是这个意思,或者你在呼应我的意思,我呼应你的意思。但是千万不要落于这种我说的对,你说的不对,我说的是这个意思,然后你再这样搅下去的话,搅到最后那你只能是无语。因为到最后,最终你是说不下去的。那回过头来参禅,参了几天几夜很沉重,那它是这么一个过程。

弟子:参了半天,好像还都不太会参禅呢。

:参禅,这个参呢,它首先是,你们要明白,因为你们经常在说无相,其实呢,要理解空相,它是有无之间。我一直在跟你们说,空,空是有无之间,你当时,你又不能够去着,是可执不可着,你不能够去离弃他当下这个相,对不对?那么又不能够去执着于当下这个相。这就是在细微中了,在你的细微起心动念之中去下功夫。

弟子:这个东西说不出来。

:是呀,因为禅它不是知识,法也不是知识,它靠的是心性的感悟。所以,一切的一切说出来的,对你来说,你如果是没有从细微处去下功夫的话,只是会说,你会说是没用的。

弟子:就这种氛围来讲,一开始大家都还是会有一种约束感,然后等到结束的时候,大家就很放松了。那么这两种状态,哪种更适合于参禅呢?

:今天的路是明天的铺垫。其实参禅每次我都会挑出你们的毛病的,呵呵。但既不是肯定,又不是否定,只不过是告诉你,现在你已经走到哪里了,因为毕竟我是过来人嘛。

:师父,谢谢!

弟子:这帮弟子们参禅,是让师父高兴啊,还是让师父好笑啊,还是让师父着急呀,还是生气啊?

:参禅嘛,我是不喜也不悲,我也在跟你们参。因为,你走路嘛,必然是要走的,走路的姿势那到无所谓的。

弟子:我们现在走的是不是偏瘫姿势呀?

:你的走路姿势呢,是前蹄快一点,后蹄慢一点。

弟子:哈哈哈。在珠海的时候,师父讲那个同体的过程,挺有意思的。那个时候特别怪,那个念头。师父给了一个枣嘛,那个时候全是晕的,找不清楚自己,包括自己在打坐打手印的时候,在念咒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在念。是我在念,还是谁,不敢说了。

:那个时候呢,那个时候你已经被“附体”了。

弟子:“附体”是什么感觉呀?

:“附体”嘛,就是他隐隐约约地有那么一成的感觉到他是他自己,但是九成的不是他自己了。

弟子:对,是这样。

:因为他当时的一切行为,包括念头,都已经受――

弟子:包括说话也是,跟大家参禅,听到自己说话,当时就觉得是不是自己说的,都怀疑。

弟子:是吗,师父?什么时候我也体验一下被“附体”的感觉?

:你呀,很容易的嘛。熬上几十天不睡觉,然后再喝上几十斤酒,你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什么是附体了。

:呵呵。

弟子:咱们要想做到师父和师伯那个的参禅境界,那是功夫还是相差得太远太远了。不需要文字的参,不需要语言的参禅。

:那也是瞎子参禅。

弟子:我的体会就是真正能够达到那种意境的时候,往往是自心比较静的时候,它才容易,也就是您说的那个细微之处吧。

:是啊。

弟子:做不到时时的为种关照。

:你们参吧。我要准备开溜了。

:师父再见。

弟子:这会儿全说话了。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ost_id in /customers/f/6/e/huazangcenter.com/httpd.www/wp-content/themes/huazangcentre/functions.php on line 1121

发表回复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