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0日 —— 五位君臣之参学

May:今天的法会到此结束,请大家顶礼上师!

sky:现在法会已经结束了,大家也都回到大厅了。上师现在还和我们在一起,大家有什么希望沟通的,愿意一起来分享的我们现在可以自由的表达,语言和文字都可以。

判官:就想说一句,顶礼师父!感恩师父!

sky:May刚才提了个建议,请好了兄来说一说。好了你给大家讲一讲吧。

好了:那天我看觉行之路,里面都是图片,没什么东西,我打了几行字,“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唯恐自己是什么”,其实我也忘了,我心里随便想的,就打上了,我说,“这不是咱们修行者所为。”我想,只要是自然、真实,放下身段嘛,是吧。你可以平常以一个什么话题开头,就是刚才说的什么,而且现在确实大家有一种情绪,怕什么呢?好象,哎呀,别说错了。其实,你看咱们的这些管理员,还有咱们群规里边,没有因为说错什么东西,只要你是真心维护这个道场,你说错一两句话没关系,没因为这个来处罚过谁。所以说大可不必谁都不讲话了,结果弄得这个群,就感觉到我们看不到这种参学。我觉得这也不应该,还是应该放开,修行者还是应该放开,把自己心扉敞开,要不然怎么修呀,修什么呢?现在法会期间好多了,就是在平时,我们参学的气氛还是要建立起来。这几天好象参学没有这个气氛了,由谁带个头,平常大家有时间的时候,还是要以参学为主,把这几个群,让它们活跃起来。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sky: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家的一个心愿,这也是需要大家共同的来努力。实际上,这里面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在修行当中,我们修学的是心法,就是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参学的精神,在这里面和大家互相的交流,这实际上是需要我们逐渐逐渐去领会的。可能一开始,我们不太知道怎么样去参禅,但是逐渐的,通过上师反复地开示,包括近期心灯在线上也登出了几篇上师引导大家应该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参禅。实际上,我觉得在咱们的群里面也有很好的典范,厚德载物就让我们看到了宗门真正的参学的精神是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所以希望大家珍惜道场,这个体现我们能够以我们的真心来互相的交融、交流,真正地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升。

如果每个人把自己修证当中所得的东西,或者说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能够很坦诚地跟大家去交流时候,我觉得这个本身就已经体现了。而且,确实可以说,在咱们的道场当中,因为个人的理解知见上的,除非是对其他人有误导的,我们会给以严厉的警示,乃至于惩戒以外,只要是大家真正地去说说自己的修持心得的话,至少在YY里面,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个被处以群规的处罚,所以在这一点上,已经给大家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就希望在这个环境当中,大家能够各抒己见,以诚相待,能够真心相对,能够平等的交流。所以我想,在参学上面,作为管理员,其实和大家是一样的。大家也可以随意点,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吧,好吗?

好了:其实大家不要怕说错话。刚才上师开示的那三关,初关、重关、牢关,我仔细听,尤其在牢关的时候,很可能这个贪嗔痴慢疑会加在你身上,你会有反应,这个时候恰恰是练就你,会夺你的清静心。但这个时候怎么练就这种无畏、禅定、智慧?怎么样能够善巧方便,怎么样能够应对?我觉得前面经过那两次风波之后,一个是大觉寺,一个是群殴厚德载物之后,我觉得那种现象恐怕以后出现的不会多,尤其在这个时候,大家还是应该怎么样做到真实自然的参学,放下身段,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在平时的群里,我觉得修行者不要有太多顾虑、顾忌。

sky:今天,包括前几天上师的开示,大家可以回顾一下,然后梳理一下,因为每天每天讲下来的内容会越来越多的,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精要,不光是讲的这个历史的延续,包括里面正本清源的内容,还有很多,实际上包含了这个宗门的,或者说是正法脉传承里面的非常精要的内涵。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同修仔细地去领会的。大家可以聊聊今天上师讲的这么一段历史,听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或者说感受最深刻的,都可以交流一下。

伟聪:我觉得今天感受最深的就是上师讲到,我不是反对大家博览佛经,但是不要以前人留下的那些偈语或者说那些实证的描述,来作为自己修行的一个指导,或者说自己的一个方向。我自己以往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误区,包括最近几天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说确实还是要归到自心,去找心的门,或者去摸心的边,而不是说在思维里面去思辨,或者说去设想,去想象一个修行的次第,或者说修行的状态。我之前是走了一个很久的弯路,所以今天这一点,我体会特别深刻,确实是要把原来思维对自己的桎梏、障碍放在一边,不要被它干扰。就说这些,谢谢!

sky:上师开示完了以后,现场,我们内心能够吸收了多少,消化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这个实际上跟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法会期间的心境,我认为是有直接关联的。虽然刚才伟聪只说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体会,但是我想他是用心在听,所以他能够对自身能有所触动。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机会是均等的,大家都在一个同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以什么样的心去听上师开示,然后用心去记,用心去领会,这个实际上也是每个人所面对的这种问题也好,或者意境也好。所以刚才也是说,希望大家把今晚听到的,对上师开示当中印象最深的交流一下,其实也有这个意思,就是说当下我们也可以再回顾一下,反观一下,看看我们当时是不是集中了所有的心念,真正的用心在聆听,用心去体会?还是说只是坐在这,我进来了,挺高兴的,今天晚上我又赶上了;然后,上师讲的这些东西,我都听到了。是不是只是听到了而已?

平璋:我讲讲我今天法会中的一点点感受。因为作为管理员,今天我是第一次很仔细地、很认真地、很全心地听师父的开示。今天主要是别的管理员他们承担了许多的事情,然后我就可以很专心地听师父的传法、开示。我今天感觉,听完以后整个的过程中,我觉得我的心在归位,就是自己的心在回归,心往本源的地方在回归,感受特别深。给师父顶礼!感恩师父!我再说一句,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遵守群规,都能够珍惜道场,让更多的管理员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听师父的开示。

好了:我看还是复习复习今天师父开示的内容。我来复述一下,我不一定说得那么全,有的是我用笔在纸上记的,初关、重关、牢关。

昨天讲的是五位君臣,今天师父把五位君臣里面分了,第一颂就是初悟,初悟也叫初关。其中有一首偈语是: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这就是说初悟的境界,这里边是背理就事,背理就是正中偏,正中偏你还不能执着于那些我们俗世间那个正的理。你要执那个理的话,它是有尽头的,它不是那个本来的真实面目。你就只能说,在这个俗世间,这个理要正中偏,正中偏就是不能在这个理相上来纠缠这些理相。就是在悟境时候,感觉好像三更初夜,月亮还没有升起来,什么也不知道,也说不清楚,也抓不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什么。我看完这个,我也明白了,我说我啥也看不着呢?闹了半天是初关的时候就是看不见,你想抓你也抓不着,你说你打坐要看见什么?没有。而且这个正中偏就是说,你在这个初关的时候,你还必须是依照这个正法、正理、正精进,你还得这么去修。但是,你还不能执着于这些个理相,这样慢慢慢慢它会升起一轮明月,好像光明就出现了。这里面还说了一个天童禅师,这是第一关,第一关解决的是什么?解决的就是“我是谁”,我到底是谁?这是第一关,就知道我是谁了。就是说,两三千年来,能够破初关的也是寥寥无几的,因为在这个时候确实难破,他也看不见什么,也抓不着什么,而且他能够有一个金刚心,往前走。而且,没有殊胜的法门,没有好的上师,你那个法门有漏,上师不圆满,闭关的资源不完备,这样的话,你破初关也是很难的。

然后,第二关是重关。重关里面大概说的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脱离开俗世间的很多了,就好比我们现在不被人理解,比如说我们的辟谷积善,俗人间,你干嘛不吃饭?就是说,你只能在这个时候如如不动,自己往前走。自己的很多所作所为,体现出与俗人不同了,包括言行举止,这些可能都跟别人不一样了。这个时候,我们也都有体会的,体会什么呢?就是说还不明白在这个时候,虽然说有的时候就是忽上忽下的,忽然有了一些境相,忽然又对了,忽然又错了,这个时候也是很难走到底的。没有法门的殊胜,我觉得要是没有上师在那护持,这个时候你也是走不到底,你也过不了这关。尤其是这一关,练了多少年,感觉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一会儿对了,一会儿又错了。因为什么呢?就是没有达到大圆通智。这里面师父还提了一句,在宗门里证得初关,就是八地永不退转,这是我第一次听得比较新鲜的。就是我感觉是不是有八地、有五地、有六地呀?是不是一下能证到十地呀?把我这个疑,这个问题今天弄明白了,就是说我们这个初关,出来就是八地,也就是说,只要你过关了,初关就是八地。到你涅槃的时候,那个时候来证得你是九地、十地呀,最后的时候来解决你那两个问题。

再有就是一个牢关,牢关是广行六度。这个我记住了,到最后你就证得八地,你出来了,你的重关已经过了,但是你还必须要广行六度,到尘世间去。而且这个时候也不要分辨,已经知道了你是谁了,谁是你了,然后在这个时候还得以俗人的相去呈现在娑婆界,去弘法利生,广行六度。看来是在我们涅槃之前,这是永远不能变的一个,还是说得行禅,广行六度嘛。而且涅槃之前所有的善,都是要回向众生的。就是说,到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八地;涅槃的时候,也许你是九地了、十地了。

感谢师父的开示,我说的哪些有遗漏的,大家再来补充一下。

sky:咱们的“八地”呢?辅阙在吗?因为辅阙是出关的时候,师门授证的八地,这个是非常明确的。想结合今天上师讲的,和你自身经历的这个闭关的过程,以至于出关以后有哪些心得体会?包括刚才好了总结的,辅阙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辅阙:听到上师的开示,对照一下这个修持过程中所体悟的一些境界,确实能明了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上。我觉得整个过程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刚才好了老师也说了一下。我的一个体会是什么呢?我对这三关的体会和我的领悟是什么呢?就是说在过初关的时候,实际上从内心的一个根本点,是破除对真假两端的一个执着。刚才上师讲的,你在初关的时候,你会有个真我、有个假我,有个法身、有个肉身,两者之间的这种分别、思量,是初关要破的,我觉得是第一关。那么结合我自己的一个体会是,从修持华藏以来,若干时间,曾经能体悟到自己的法身,但是我一直把祂当做一种假象和梦境来处理,这个过程我大约持续了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上师一再地开示说,当你所认知的你自己,当你对你自己的法身,或者是在他方世界的这种呈现不确认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执于自己的肉身。那么在这两者之间,就是一直不确切,包括通过一些禅定和梦境看到的这些景象,一直有个真假的思辨,直到稳定之前,在认知上才破掉了这个真假的概念,真假对错这种分辨,在进了关以后,把真假这一块才能破掉。所以我的一个体会呢,初关的时候更主要的一个就是,对真假的这种分辨,这个可能是一个重点。

那么到后面两点,就是根据上师开示的,我的体会是什么呢?包括过重关的时候,实际上是空我两忘,上师讲的,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已经是一种悟后起修的状态,在悟后起修的状态的时候,就是闭完初关以后,是启用的过程中,这个启用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说,不可以结果去否定自己的那种原初的第一念。这个过程,我在出完关以后也有一些体会,比如当时有一些缘法,遇到一些事情来调理的时候,就是应身启用的时候,确实是失败的。当时你的愿心也到,你的方法也是无我,也是去做,但是结果不是如你原初所想的那种结果。这种结果导致了以后,就是说这个时候,你是不是由此来否定自己,或者给自己一个我不行,我还不行;或者是如果如期地出现了你应身启用的结果的时候,是不是就是落于我已经行了。就是在行与不行之间,对启用过程中的一种思辨和一种应对,就是所谓的以实相的东西来检验自己,这个时候也是破一种思辨。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或者说,因为你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去留意,就是在你随缘的同时,你可能就不能保持一种空明的状态。但是这个时侯,心境上可能已经是如如不动了,但是在临境的时候,心灵的空境状态是不是能恒定。实际这个重关的过程中呢,我觉得更多的是定境的一种突破。

那么到牢关以后,对本源的,三身合一的一种呈现,就是他已经是很洞明了,但是在这种洞明的情况下,虽然洞明,也不住在这种洞明上。这三关的这种过程,上师今天开示的,我的一个体会是这样的。

我觉得可能我们每一个同修修持的经历和过程都不同,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修持点。但是,依照上师开示,是我们能对自己整个的修持状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起码自己检讨自己在心境上,在自己临事的时候,自己是不是还有真假的分辨?自己是不是能对外境心里不起分别,能恒定得住。然后从这个过程中,起码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按照上师开示,加强自己的修为,直至自己即身成就。

我今天体会上师讲初关是正中偏,那么正中偏这个里面,就是进入初关的时候,以我的体会就是,在进入初关之前,你起码是获得了一种正知见。什么叫正知见呢?以我对正知见的理解是什么呢?就是说你对我们现在天天参的这个理,理已经是通融的、无碍的,而且是正知见。换句话说,你在这个时候可以达到一种明心的状态,就是说,对这个理你是确认不疑的,因为理之间是打架的嘛。那么达到这种正知见的时候,才进入到初关的修行。如果你对理上还在缠绕,或者是此一事此一理,彼一事彼一理,理和理之间还在打架,还在困惑,还在疑惑,就没有升起一种正知见的时候,你无法进入初关修持的。

所以,我们现在修持了十几年,那么十几年能进入初关修行,那是得益于我们法门的殊胜,也是得益于我们上师的圆满,能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达到一种明理的状态。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同修,可能在同时参禅,或者行禅的过程中,往往在理上绕圈圈,我自己就在理上绕了相当长时间的圈圈。所以,进了初关以后,他的前提,是对理的无碍、通融、通达,是一种正知见。有了这种正知见以后,在初关中,然后再去把这个理破掉。不以这个理为正、为对、为唯一,就是不断地一个立和破的过程。所以说,这个理的问题,如果你不明这个理,稀里糊涂不明于这个理,那是无法进去,先立后破,或者叫先破后立,它是破中立,立中破这么一个相互交替的过程。

所以我们大家可以检讨一下自己,对理的这种认知或者理的这种领悟,是不是达到这种正知见?然后,再紧接着对这个理的执着,还有凡事都要讲一个理,凡事都要找一个理,在人世间是找一个理由,在我们修持上是要找一个,我之所以对,是因为我的理,还要有一个依托。如果放下这个依托,那就是一种突破。所以说,初关什么时间入,能不能入初关,那是由上师在把握,我们自己只要以上师给我们指引的路,只管前行就是了。但自己起码知道这个修持的次第是什么,这样就知道我们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比较明了。

我觉得上师开示的这么多,我们真的要珍惜,然后达到明了状态,关键是自己要去践行,这个很重要。不能光当理来听,也不能当故事来听。

慧叔也经过了初关的修行,慧叔也跟大家讲讲吧,一起参一参。

sky:我觉得就是刚才辅阙讲到了一点,就是闭关之前自身要达到的一个修学的次第。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实际上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下功夫的,而这个下功夫里面,我的体会,从我自身来讲,我觉得有一个最最核心的是什么?就是说你对自己此生要做什么?你追求的是什么?这一点自己心里头一定要非常得明确,这一点可以说是雷打不动的。也可以说我此生的目标、人生目标是什么?当然,你这个目标,你可以和华藏理念去契合,去践行。从自身来讲,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个我们都具备了。在这么殊胜的法门里面,那我们向道的心是不是非常得真实、真诚,愿意这样全力地去付出?我觉得就是如同打桩子一样,这个功底一定要非常得扎实,非常得牢固,而且是很真实的,遇到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有信心,我们都必然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说有这样坚定的信念的话,我想不管是遇到修持上的坎坷也好,或者说各种因缘也好,我觉得这些它终究都会化为我们前进的资粮。所以我觉得在入关之前,每个人实际上他是有一个预备期的,这个预备期,实际上是靠我们每个人自己真实的去行证,真实的去规范自己,真实的去领会上师和法门,所给予我们的这么多这么宝贵的法的传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才能够步入到这个神圣的闭关房。

从我自身来讲,就是闭关的过程里面,我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是,感受到了生命在时空当中的呈现,不仅仅是我们现在肉身的这么一个小我,也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个三维的空间。实际上,当我们的愿是真实的,我们能够真切的,不仅仅是靠我们的一种心愿去发,发出我们的愿望,而是说,我们能够找到我们的本愿,真正的从我们起心动念,从我们生命的原初当中,能够契合我们真实的愿的时候,其实你的生命体在三界都是可以呈现出来的。无论是你的报身、你的应身,乃至于你的法身,他是一体的。那这个时候,你才能够体会到这个小我,就是原来所固守的、所最在意的、把自己包裹得最严的这么一个小我,在这样大的一个时空,一个生命可以展示的这么一个空间里面是多么得渺小。但是,这个外壳自己一定要靠你真正的向道的心,真实的修证的心不断地去突破出来,突破出来以后才能够海阔天空。你才能够按照这个次第,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我们今天下午参禅的时候,我还跟大家半开玩笑地说,咱们的闭关房已经休息这么长时间了,大家一定要加油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上师愿意接引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就是用我们百分百的心力,在这条道路上去修证了?就是对自己在每一点、每一滴,当自己的这种向道的心升起来的时候,大家也要珍惜,而且真正地去为之而努力,以一种最真诚的心,面对自己、面对法门、面对上师,那我相信大家都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辅阙:其实这个过程是这样的,我们很多同修也期望进入初关修行,也给上师发纸条,也给上师请示,要去进行闭关。但是,确实是进入闭关,他是需要一种自己做好准备的。上师刚才讲过初关的三个条件,一个是法门的殊胜,第二个是上师的圆满,第三个是你资粮的准备。其实前两个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累世修行恐怕也遇不上如此殊胜的法门,也遇不上如此圆满的上师。但是第三个,就是你资粮的准备这一块呢,是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每一个修行者的一举一动的心念,上师都是清清楚楚的,当你自己的心念达到了可以进关的地步的时候,你要知道上师是多么的欢欣,上师是多么的欣慰。

所以刚才慧叔说,从我们法门来说,真的,我们希望看到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都能够进入初关的修行,然后都能一关一关地破,直至即身成就。在这里面,法门的殊胜已经在这了,这几天的上师的开示,以及对正本清源的这个过程的开示,我们都已经很明白了。上师的圆满,我们跟着上师这么长时间,我们也非常清楚。我们自己资粮准备的如何?我记得咱们法门刚刚开始闭关的时候,很多同修有一种什么想法呢,觉得我的修行已经差不多了,我现在只等着上师来认证就完了。他对自己修行的认定,实际一个人修行的次第如何,境界如何?那是需要上师来认证的,而且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你在那等着上师去认证,当你真到了这个次第的时候,上师没有理由不给你认证,上师没有不努力促成你一把的,因为祂的愿就是让我们即身成就。

所以说,如果我们还有距离,是我们没有付出全部的努力,那么在这一点上讲,就是说我们自己一定要用心,对自己负责,同时是对法门负责,是对我们的愿负责,是对这个娑婆界众生负责,以这种承担承载的心去突破自己的修行。你不用问上师要什么,你只管前行,到你具有的时候,该闭关,该入什么关,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么,今天各个关的境界说得如此清楚,我们自己也可以找一找我们和这种境界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找一找我们自己的障,障在哪里?我们的分别和思量到底在哪里?我们欠缺在哪里?我觉得无妨可以对自己的修持做一个检讨,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就像上师以前也讲过,一个弟子的成就,是上师和弟子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结果叫加持。上师是加,我们弟子是持。上师的加是无时无刻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持得住。你饿了,你拿个碗去要饭,上师可以给予你,可以让你吃饱,但问题是你的碗是多大的碗?有没有漏?能不能盛得住?你愿不愿把碗伸出去?这些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在内心真的没有一种金刚心,没有一种舍弃一切求法的心,那么,修持上的进步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这个过程是什么呢?我们在修持过程中是什么?不能够恒定的一点在哪儿呢?谈到修持的时候,豪情万丈;回到生活中呢,修持离我的又十万八千里。他不能把这个修持的过程始终地贯穿于自己的生命之中,换句话说,不能真正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师,交给法门。这个东西不是说我脑子想的交给了,而是真正从你内心里,你认定了,你跟定了,而且你在行为上做到了。真的,说句我的体会的话,你真的不需去管你将来会得到什么,只要按上师的指点,按上师指的路,你只管前行,你自会有收获。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师了,就是我们准备好自己的资粮。做不到这一点,只是在那空等是等不来的。讲这些与同修们共勉。

伟聪:辅阙师兄,就想再请教一下,就是您前面讲在理上绕,绕了很多年,具体能讲透一点吗?让我们也从中能警醒一下。

sky:伟聪的意思是不是,想让八地给讲讲当初是在理上怎么绕的呀?

伟聪:是的。反正我自己至少是应该还在这个过程中吧,正在走,然后不知道其他同修有没有类似的这种过程?所以想请辅阙师兄再讲得明确一点,给大家警醒、提高一下。

sky:那我也想问一下伟聪,就是说,既然提到了这个问题,你觉得自己也处在一个在理上绕的这个过程当中。那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认为,就像一句中医的话来讲,你的病之所苦是什么?就是在这个过程里头,你觉得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呢?

伟聪:慧叔,你说的是最大的障碍呢,还是我自己最大的苦恼?

sky:是障碍嘛。因为刚才你也讲了,就是说,你自己也是在这个理上绕的这么一个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里面,你自己认为是,它对你造成的影响,或者说,你觉得烦恼在哪呢?

伟聪:噢,我大概明白了,就是说,那么多年我的体会,最主要的是刚开始的障碍,就是以思辨来判断修行,然后就走了大概有差不多七、八、十来年,后来觉得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一条不归路。现在我觉得,开始明白,就是说反观内心,不被思维的框架,不被思维,因为内心一直就有感应的,在我往归从、归心、皈依上师的方向走。但是自己一直都是被思辨、被自己的那种后天的小我的东西卡在那里,自己就不肯,小我就拽着自己不往那里走。现在我觉得我现在明白了,提出来也是给各位,让大家帮助我一起参考一下,就是说,我现在明白,还是要照自己内心的那个真正的灵性,或者觉性指引的方向去走,不管遇到什么状况,都是返归到自心上。要是在外面,落到我执我见上,我自己的思辨,其实也是算绕在理上,就等于说不能自性去主宰。我现在在做,就是自己体会自己内心,真正那种心,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尽量在每个当下,当心动的时候,我就去观一下,自己又被什么拽走了?我目前的体会就是这样的。

sky:前一段我和伟聪也有过面对面的沟通,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觉得,其实当时咱们也聊到了这个理,在修持当中它的作用。我记得上师曾经讲过,就是说明理相,执法度,首先是要明理,然后才是你能够执法度,才能够更好的去行。其实这个理,并不是说大家学到要去废弃它,而是说透过这个理相,真正的从思辨到能够入心。就是在自己的这个心境上,能够得以呈现,或者说,能够得以真正的修证,化为自己自身真实的受用。我觉得这一点上,肯于去深入的话,那这些理就不是只是摆在书本上的东西,而是真正的能够融化成自己内心的东西,它才能够相契合。

伟聪,我觉得你有一个特点,不知道对不对,就是你挺喜欢跟大家交流,交流的方式是愿意问别人,因为你的那个过程是怎么样的,然后好像了解了别人,反过来再去对照自己,好像是不是这样啊?

伟聪:应该是有这种特点,就是喜欢看周围吧。我得看很多书呀,或者是很多说法。

sky:其实我觉得,刚才让你谈谈你的这个病之所苦,就是说,我觉得你后来的分析里面,实际上是可以自己剖析出来的。那既然有些问题是自己想清楚了,那只要去做就行了。

伟聪:好的,记住了。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版权所有,转贴、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