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不協調——全息生命科學产生的社會背景 (2013-03-01)

很多人都在問一個問題:我們的世界到底怎麼了?我們生活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裏:生態危機、心理危機、信仰危機、經濟危機、能源危機,重重危機;我們生活在一個動盪的環境裏:今天是某個地區的政權在動盪、明天是某個地區地殼或火山在動盪;我們生活在一個毫無安全感的世界裏:我們的食品變得不安全、藥品變得不安全、孩子的成長環境變得不安全、網絡變得不安全……各種天災人禍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可怕的末日感。

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以現代科學與技術為主體的西方文明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逐漸暴露出來的不可克服的負面效應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未來。隨著現代物質與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人們的物質欲望無休止地膨脹,在肆無忌憚地追求的同時,人們也承受著隨之而來的各種困擾和報復。諸如能源的大量耗竭,大氣的污染,自然環境的破壞,災害四起,倫理道德的淪喪,綜合表現為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關係的嚴重不協調

一、人與自然的不協調

地球——這一人類生命的母體,有史以來,她那豐厚的資源、博大的胸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滋養著無窮無盡的生命。今天,她發現自己擁抱的生命正在物質欲望惡性膨脹的驅使下,瘋狂的向她索取,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正遭受著威脅,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口爆炸性的增長

公元初期,世界人口只有2至3億,1830年左右達到10億,約過了一百年,1925年達到20億,到了1975年達到41億,截止到2007年世界人口已超過66億,預計到2011年,世界人口將達到70億。人口爆炸性的增長使得糧食、工業產品、生活服務、福利等需求無不產生可怕的增長。為滿足瘋狂增長的需求,人們使出了現有的全部手段,對自然資源毫無節制地開發,最後導致對各種能源、資源、生態環境以及人類自身的健康等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

(二)水資源日益貧乏,水污染越來越嚴重

淡水資源不足,用水量又大幅度的增加。當前可用水量和需用水量之間的懸殊日益加大,出現了全世界範圍內的淡水危機有專家認為,到2025年,整個淡水供給需要增加40%,而屆時將有35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與此同時,大量的水源遭到工業污染,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據聯合國調查統計,全球河流穩定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有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污染有關的疾病。

淡水資源不足,加之水的污染,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江河湖泊的上、中、下游之間常常由於水量分配引起水源爭奪,加之污染轉嫁等問題導致地區和國家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和尖銳,供需矛盾突出,水荒和水污染疾病將使人類瀕臨全球性的危機。

(三)大氣污染及溫室效應

由於工業發展迅速,排放到大氣中的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和顆粒物與日俱增。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的工業化國家是上述四種污染物的最大排放者,全球性大氣污染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系列問題。人類活動排入大氣的某些化學物質如CO2、CH4、N2O、CFC(氟氯烷烴)引起溫室效應。地球變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全球海平面在過去百年裏上升了 14.4cm。氟氯烷烴、N2O等不僅能產生溫室效應,而且還能與平流層的臭氧發生作用,導致臭氧層的消耗。進而造成紫外線輻射量增。因此,臭氧層的消耗,已經造成了對人體的傷害;並使農作物減產,使森林、自然生物圈生成及海洋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的影響。現在的人們開始不得不呼籲“低碳生活”以期延緩對大氣的破壞,但尚無根治的辦法。

(四)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土壤沙漠化與物種滅絕

森林是保證環境穩定的最基本因素,但由於人類無節制的亂砍濫伐,導致森林資源匱乏,森林質量下降,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災難不斷發生。工業、生活占地使耕地、草原面積逐漸減少,自然和生態壞境的毀壞致使生物的多樣性受到破壞。

由於森林面積減少和沙漠化,目前已有2,500多種植物、1,000多種哺乳、爬行動物、鳥類及魚類受到滅絕的威脅。我國長江珍稀水生物種:揚子鰐、中華鱘、白暨豚、胭脂魚和長江鰣魚均已在近年瀕於絕跡。這樣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將給人類社會及整個生物圈的生存、發展帶來極為嚴重的威脅。

(五)能源與礦物資源漸趨枯竭

能源、材料和信息是現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其中能源和材料都要依靠大自然的資源。自然資源是地球經過億萬年地質變遷的結果,對現代科學技術來說,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用完後就無法補充。以目前的開採速度計算,全球石油儲量可供生產40多年,天然氣和煤炭則分別可以供應67和164年。如果考慮開採率增長,各種礦產的枯竭限還要縮短。如果一旦能源與材料枯竭,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上的生活基礎,如工業生產、電力、通訊、交通、金融、商業等等將會全部崩潰。

(六)災害四起,怪病叢生

高能、高耗、高消費驅使人類不斷向大自然索取,地上生態失去平衡,地下結構遭到破壞。世界性的洪澇、旱災、地震、海嘯、森林大火、火山爆發等等各種自然災害不斷向人們襲來,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近幾年的海嘯、地震、火山噴發和泥石流給人類造成的痛苦尤其痛徹心扉。

另一方面,近幾十年來的新型疾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科學家已發現有400多種“新病”在一定時期內沒有特定藥可治的,如在本世紀初出現的SARS;同時,某些舊病毒也捲土重來,如將人的器官變成液體的EBOLA病毒,隱沒多年又重新出現,被科學家正式列為四級病原體。

縱觀前面所述,二十世紀後半葉及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口膨脹、大氣和水域污染、氣候異常、耕地與森林減少、資源枯竭、諸多物種滅絕、自然災害與疾病叢生,這一切都構成了對人類的巨大威脅。本來,依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天地是一個大宇宙,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人與自然應互恭互敬,和諧相處。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兩次技術革命的成功,人類以主人自居,人與萬物平等的思想理念被破壞,人與自然的同盟關係面臨徹底崩潰,前景暗淡。這種人與自關係的不協調,還能任其繼續發展下去嗎?

二、人與人之間的不協調

人與人之間的不協調,其深度與廣度在二十世紀末的人類體現的尤為突出,包括個體之間與群體之間的不協調,尤其體現在群體與群體之間關係的不協調。

(一)戰爭

現代科學技術帶來的工業化、信息化,大量地消耗著資源,資源成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關鍵,資源的爭奪便不可避免。隨著歷史的推進,戰爭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地升級。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多,共有30個國家參戰,有13億人口捲入,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的75%。整個戰爭時期,死傷人數達3,000多萬,各交戰國的經濟損失總計2,700億美元。一戰的創傷尚未康復,緊接著又發生了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參戰,有17億人口捲入,約占當時全世界人口的80%,有15,000萬軍人參戰,軍人和居民死亡人數達5,600多萬,經濟損失4萬億美元左右。戰後的半個世紀,局部戰爭迄今未停止過,軍事政變在第三世界更是此伏彼起,頻仍不絕,而這些又無一不是源於經濟原因,即控制資源、爭奪財富和勢力範圍。

(二)世界經濟兩極分化,貧富矛盾加劇

自十六世紀工廠手工業興起和產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為主體地位,資本在諸多生產要素中成為決定性的因素,資本的擁有者成了主人,沒有資本的廣大勞動者只能出賣勞動力,兩者的對立和矛盾不斷加劇。進入二十世紀,經濟全球化已不可逆轉,全球化的經濟促進了生產增長、市場繁榮,在其背後卻隱藏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的拉大。

以貧養富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於是貧富國家之間的矛盾也隨之加劇,1981年至1988年中,發展中國家總共流向發達國家的淨額高達1,630億美元,1988年以後則每年增加500億美元左右。被認為是經濟最發達的美國自 1985年開始成為債務國,2010年美國的國家債務總額高達12.3萬億美元,其債務總量已達到約60萬億美元。可見,現在的經濟模式是在不斷加劇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與對立。既能讓窮國養富國,加速窮富兩極分化,同時也能在一國內造成窮人養富人的窮富分化格局。

(三)道德觀念的淪喪使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係慘遭破壞

由於自身心理失衡,自我、自私、自利心理佔據內心的主導地位,個人私欲不斷膨脹,人們往往只想索取而不想付出;許多人不擇手段的相互利用,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甚至連骨肉、親友也因名利而反目成仇。中國自古重義輕利的傳統和仁、義、理、智、信的生活規範,在外向型擴張和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影響下,已被遮得暗淡無光。

這種心理失衡和私欲膨脹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不斷產生和升級。且不論人與人之間因信仰不同、價值觀不同而引起的衝突,僅從婚姻家庭角度來看,形式就不容樂觀。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離婚率持續直線上升。過高的離婚率影響著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同時對整個社會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總之,在紛繁複雜的諸多矛盾之下,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係遭到嚴重破壞;個人利益第一、人群中的政治幫派、宗教幫派、團體利益、區域紛爭、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利用、互相欺詐,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及拜物、色情、拐賣和槍殺等等醜惡面目暴露無疑。

三、人自身的不協調

人與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壞,造成人類生活環境惡化,加之現代文明和經濟利益驅動、價值觀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不協調,進而也使人類自我身心之間失去平衡。人自身的不協調在二十世紀有其特殊而深層次的體現。

(一)工業化直接帶來的後果

如前所述,進入工業化社會後,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工業排放的各種有毒、有害煙塵嚴重危害人的健康,放射性廢物和核電站的洩漏引起部分地區的生態危機,其深遠影響至今尚難以預料。體力勞動及鍛煉是組成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同條件的體力勞動過程會引起勞動者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勞動者的健康狀況。現代科學技術基本上改變了現代生產的性質,各種形式的手工勞動被現代科學裝備的自動化機械所代替,勞動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這樣,一方面解放了生產力,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但在另一方面,隨著勞動性質的改變和勞動強度的提高,人們的體力勞動相對減少,卻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腦力勞動增強,心情更加緊張,加之現代化生產所帶來的各種噪聲、振動、放射性、輻射性及化學性污染,無疑對勞動者的健康產生危害。

(二)人類精神世界貧窮的後果

現代社會突出的特點是精神貧窮。精神貧窮形成的因素有三個:一是指世界流傳的負面因素膨脹,如賭博、吸毒、色情、自殺和各種迷信;二是現代壟斷資本的制導作用產生的社會惡果,如放蕩、家庭分化、厭惡政治和極端的個人主義;三是在科技壓迫下的折射性狀,如厭倦、壓抑、恐懼等緊張心理所導致的“綜合技術壓迫症”。這是片面追求物質享受而忽視精神境界的陶冶和道德情操的素養,以及物質與精神分離的必然結果。

後工業化社會中的超級消費、及時行樂等靡廢心理的一個表現是吸毒和酗酒。各種毒品正逐漸成為富人享用的“藥物”,各種幻覺藥物正在毒害青年。

(三)現代心身疾病的氾濫

近代醫學的社會實踐證明,醫生、病人和每一個健康的人,每時每刻都與自然和社會處在緊密的聯繫之中。現代病因論者越來越認識到人體各種器官之間、精神和身體之間、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相關係。各種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均來自外部條件刺激,在身體受到刺激後,經過大腦皮層綜合分析產生緊張性情緒,在應激狀態下常能產生血壓升高、腸胃功能紊亂、緊張性頭疼、免疫功能下降等不良效應,極端的心身失調,還會出現殺人、自殘或自殺等嚴重後果。

僅僅二十年前,很多人還不知道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軀體化障礙、人格障礙、癔症、心理危機等名詞為何物。而現在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約為11%據現代醫學統計,現代疾病發病的原因,只有百分之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另外百分之十是遺傳性的,百分之三十起源於環境因素,而百分之五十與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

綜前所述,人類創造了現代文明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損害身心的不利因素,這不能不引起人們對現代文明的再一次反思。人類必須儘快地進行一場人和科學的重大改革。

人類的出路何在?是走向滅亡,還是走向輝煌?解決危機的途徑何在?

发表回复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