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24日 —— 何为参禅

:既有的问题,如果参禅只是永远设定一个主题去参,那就不叫参禅,那叫说理,这是第一;第二,至于好与不好的概念,这是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你自己认为不好,可能别人反而会认为是好。参禅呢,不能够执着于参、执着于当下的话头、执着于当下的论理。参禅是要在参的过程中,你要去明白,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对你的心印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感悟?依此能够得到开悟,这就是参禅。

参禅,你们千万要记住,参禅不是论理、不是讲理。当然,参禅可以参话头,但是此话头最后是参成了彼话头的。

弟子:师父,当出现彼话头的时候,大家就分散了。该怎么把持呢?

:分散,要看它是怎么样的分散法,如果是离题,参禅一般都会出现离题的状态,当在离题的情况下,问题是你这个主参,也就是说,你放下的时候,放到最后你能不能够提起来?最终是要达到这个目的的。因为放下,不是说是为了放下而放下,是为了提起而放下。那么在放下之初,你首先是要把你原来所提的、所持有的放下来,因为你持有的量少,所以让你把它放下;在放下以后,在参的过程中,你能够提起和持起得更多,这才是放下的目的。所以,放下并不是说消极,或者是放任,或者是无记。放下,它实际上是让你原有的量扩大,让你获得更大的量。当获得更大的量的时候,你还是得放下,因为你始终是处于一种空明的状态,这就是参禅。

现在我们在群里面,很多人在讨论一个话题,其实呢,也就是参话头。所以,你们如果是仔细地去回味、仔细地去看,往往会出现在这个话头起完以后,会参出另外一个话头。也就是说,由一通引出了百通,由一引出了万,当然,这个万最后还是归到了一;当这个万归到一的时候,这个一和原来的一已经不一样了,此一非彼一了。

所以参禅是在形式化,有时候呢,往往你们会陷入一种摆脱不了的思维或者是逻辑的概念之中去,说:哎,你这个话错了。然后就揪这个对错,纠缠个没完没了。其实,参禅没有对和错的,参禅是参这个“话后”,它不是参这个话本身,是参这个话的原初和续发,这才是参禅。有没有明白一点?

弟子:我们经常参来参去,结果参成一锅粥了,结果大家不知道该怎么把持了,这如何呢?

:那就是你们各自的心照不清净嘛。因为有我执的存在,所以就会各执己见,各自就会坚持各自的观点、各自的感受,彼此都想说服对方,彼此都想证明自己的对和对方的错,就没完没了,也统一不了。

无妨去试一下,当你参话头,当其他的同修把你这个话头引入另一个话头,你这个念头要放下,念念不能相续。如果念念相续的话,你充其量能够辩理、讲理,你的思维了得,你能够辩悟,跟明心没有什么关系。

弟子:师父,参禅,往往参成一锅粥了,大家各执己见的时候,结果是不了了之,该怎么把持自心呢?

:参禅为什么会参成一锅粥,你是怎么理解的?回答我的问题。

弟子:大家各抒己见,结果是仨一堆、俩一伙,我们参禅的人很多,在很多情况下该怎样把持这种局面呢?该怎么发心呢?

:那你认为各持己见不应该吗?各自把自己的感悟、见地说出来,不管见悟是深或浅,不管是对与错,毕竟是他自己的、他本身的认知和感悟,难道不应该说出来吗?难道就一个话,要人家不懂装懂,就一致地通过、一致地同意,才算是参禅?

弟子:是的,师父,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往往在参禅的时候,让大家说,有的时候不说,结果仨一伙俩一堆在“呿呿呿”,大家达不到这个参禅的目的。我对这个,可能我有执着。

:参禅没有格式化,参禅也不能格式化,不能框定一种模式去参禅,也不能有一种预定性的格式去参禅。正因为是参禅,所以它才需要去参。参,它是由不同的见悟,不管是对与错。他“错”,可能你会从他的“错”中获得了“对”;你“对”,他可能从你的“对”中获得了“错”。参禅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提高,而不是说,就一个人的观点出现了分歧,不能统一。因为参禅不是统一思想的,每个人契入的路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悟境不同、起修也不同,所以参禅只在于当下,每个人所获得的什么,每个人的心性得到什么样的提高,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或许,你认为是“错的”,但是别人认为是“对的”;或许你认为是“对的”,别人认为是“错的”;甚至你自己认为你自己是“错的”,但别人会认为你是“对的”,因为他正需要;你认为是“对的”,别人认为是“错的”,那也是他正需要。那么你反过来,也是从对方所契入的法度,去获得你的心性提高。

所以你要切记,我刚才已经反复地跟你说,参禅没有对和错,因为它不是二元的概念,它只有一。这个一当中,它已经是抛开了思维和逻辑的对错的分别了,它在于从所谓的对错当中去各自获取自己各自的东西。你看到了错,你获得了你不犯错;你看到了别人的对,你获得了让自己做得更加完善和圆满;你看到了别人的错,听到了别人的错,你获得了你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这才是参禅。但你并不需要说,一定要去彻彻底底地,要去了了分明地,要去搞一个你对、还是我对的问题,这就不叫参禅了。

所以你们要去留意,参禅是不能有格式化的。这个原初,第一个原初,也就是一,然后“一”才有了“一切”,要不然就没有“一即一切”了;然后呢,再由“一切”回到了“一”。这个“一切”那就肯定会有,这个原初的过程肯定会有,走得很远的,甚至会有相背离的,这些都是“万”。没有这个“万”你就归不了“一”的,会最终的提炼,你们现在只不过是在把握最终的“出”,因为参是“入”嘛,到“出”的时候,你能不能把这个“万”归为“一”?

你刚才所说的,和刚才你所谓的忧心,也是基于这一点。你看出了问题以后,看出了这些混乱的问题以后,你要以什么样的心境去把握,首先你要分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出现了这种不同的声音,或者不同的见地,首先你要很清楚:这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然后在这个“必须”和“应该”的过程当中,你可以,因为你参禅是管自己的,它不是管别人的,知道吗?

所以参禅,很多很多是,你可以回顾一下,咱们曹洞的示(事)君臣,它有时候是说:“庭前松果子。”然后接下来:“喝茶去。”如果你按照这个去理解的话,那你会暴跳如雷,你会觉得牛头不对马嘴。说:“天下雨了。”他说:“要去吃饭。”说:“要睡觉了。”他说:“要去跑步。”这个提问是松果子,答案是喝茶去。你如果去这么理解的话,那你就参不了禅了,你会气疯了不可,是不是啊?所以它并不是说“吃饭了。”然后你回答“是,来吃饭。”参禅不是这样的,所以参禅你不能去究一个是非和对错的。

弟子:师父,我现在理解参禅是要明心,我们往往是人比较多,结果大家不在大场合上说,而是个别仨一伙、俩一伙的说,谁也听不清楚到底是在说什么。我建议大家把话题集中一下,在公开场合大家说,这个是不是我的执着呢?

:公开场合,是不是有一个范围?你认为公开的程度,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弟子:是我们参禅的这些人的这个房间内的范围。就在这个房间内,大家能集中话题,每个人发表各人观点,以利于大家更加明白,自己的心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有的时候往往是不了了之,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大家说我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啊?我很烦,这一块。但我又自我感觉无能为力。可能是我太弱小了,是吗,师父?

:其实呢,师父也无能为力。因为你们的形式,在你们这个圈子里面,你们就应该去协同,在一个总话题当中,出现了三两个人共鸣,各自在分享,这也未必就不行。但在主题里面,你们始终就是在一个主题上参禅,这也未尝不可。所以,只不过是你所处的角度,现在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个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其实呢,师父也无能为力。为什么说无能为力呢?因为你们有你们的形式,你们有你们的沟通的方法,在你们这个参禅的人群当中,你们本身,本就应该按照你们自身的系统去调和。

所以参禅,第一是个性为第一位的,共性为第二位的。既然是个性为第一位,他如果没有个人的见地,那么就没有必要参,你跟他参也就没意思。既然他需要有个人的见地才要参禅,那么他个人的修为和个人的感悟,那就是与众不同,至少是与你不同。正因为不同,所以才需要参,由各自的不同形成一个大同。这个大同,首先是要有不同的存在,那么由不同汇到成为大同的时候,那就是要靠你们去协调,一种从形式上的协调和协同,其实就这么简单,非常简单的事情。你们要仔细商量一下,比如说啊,上半场咱们是有一个统一的话头,那么中场呢,咱们各自三五成群分组;因为每个人见悟不同、见地不同,分组讨论,完了以后再汇总。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你说呢?

弟子:是的,师父,我们往往是有开头没有结尾,更没有汇总。结果出现大家不知道,我今天扔下什么了,我获得什么了?总之我感觉,像鸡肋的感觉,不来我难受,来了我更难受,真的,这件事情很烦心的。

:我认为这个不用纠缠的。你觉得参禅难受,那你干嘛要去难受呢?那就不参。觉得不去难受,那你干嘛难受呢?那你就去。既然已经是落于是与非、对与错,难受与非难受之中,那就当下!而你这个当下的选择也没有,觉得难受,那你就不去;觉得不去难受,那你就去。去与不去呢,其实,参禅不是一种形式。

以前我们在山里面辩经,有参禅。参禅有时候是两个人坐在一起,坐了几天几夜,经常和你们师伯,和你们师叔,就是所谓的参禅,两个人彼此一言不发,三四天、三四夜,参完了。如果是照你们这样理解的话,那又该怎么办?那只不过是我们彼此已经印心,他的所想我知道,我的所想他知道,那它的前提在不对立和不分别。这就是参禅的最高形式。

当然,除了这个,我们还有辩经。那辩经,按照你们的形式,那就不可能彼此同体印心。参禅,我跟你说,放下任何形式,你不要有任何形式、有格式化。也就是说,参禅没有任何的框定的形式,因为参禅不是形式化。

你刚才所说的,你们出现意见的分歧啊,有时候出现三两个人自己参啊,这些其实只不过最终形成一个统一、形成一个凝心。统一的方式也不同,不是说像现在很多单位一样,要写一个总结,大家要统一认识,要一致通过。不是的,不是这回事,参禅没有任何框定的形式,它只在当下,心,你能不能印心,你当下能不能感悟,这才是参禅。

我刚才说了我们师兄弟参禅,有时候就会几天几夜面对面坐在那里,彼此一言不发,但最终他的所思所想我知道,我的所思所想他也知道。为什么能知道呢?前提是我们没有分离、也没有对立;没有彼我、也没有对错,这样你才能够参禅呀,你才能够开悟啊。所以参禅,你切忌不要企图统一到一种模式上,因为每一个人的模式是不同的,包括你今天所讲的这些,对你们的这个参禅状况的认知,不见得大家跟你都一样的看法,也不见得大家都跟你一样的认知。现在让你们的其他人来说,恐怕他并不完全认同你对现在的这种评价,那也就是说,所处的角度不同。但是不要紧,这个角度只要不对立,那就一加一等于三四五六七了,它不是相抵消的;而对与错,它也不是相抵消的。

弟子:师父,在很多问题上我不怕对立,只要摊开了,大家真正能统一到一种统一,大家都各自谈谈自己。但有的时候出现什么状况呢,在大家共同说的时候不说,马上就分成小圈子,结果有许多同修提出许多问题,共同提升嘛,怎么就你们几个人聊,别人都听不见。结果这个统一,哎呀,有时候——。可能是我的毛病。

:为什么要让你听见?凭什么非要让你听见?凭什么要统一?

弟子:那也得让大家听见嘛。

:为什么要让大家听见?欠你的?欠大家的?

弟子:那参禅的目的又何来呢?我们大老远的——

:参的目的就是自己提高,不是一团和气,参禅可以吵架,可以对骂,但吵架吵完以后和对骂骂完以后,彼此得到了提高,那就是参禅,需要统一吗?

弟子:倒是不需要统一。但有时候很多同修,我们聊的时候就感觉乏味。今天我来了,结果是我什么也没听着,我也没有得到提高,我也没有得到放下。

: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要去负责他提高、要去负责他放下,提高与放下都是你自己,你不能因为你提高不了、你放不下,你就怪这个参禅不行,也有别人他能够放下、他能够提高,那你又怎么说?所以你放不下也好,你提不高也好,通通是你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你不要让别人为你去背书。

弟子:看来是我自己的问题了。

:那当然是你的问题了。

弟子:师父,我会在行中扭转、纠正的。

:你必须要明白,你这些认知当中,既然你要去融合、你要去统一,你就不能抱着你这个认知,不能抱着你认为就是这样的,那就是这样的。而且,你大可以把你的想法在你们自己的群里面去达到沟通和统一,你就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个群里面提出来,你认为呢?

弟子:是的,师父,我懂了。

:所以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必须好好的去消化这些问题。甚至我刚才我所说的话,你如果是以这种、以参禅去契入的话,你现在也不会有这样的消极。你就会认为不管师父对你是骂也好、是打也好,无非是让你去契心、入心。

弟子:师父,给你叩首了。我只是担心,我们有很多同修有这种和我一样的想法,所以我提出来。请师父给以开示,就这个用意。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对话当中,我一直在给你开导,你一直在坚持你那个观点,你一直不听我说,你一直在强调你的问题,我一直在给你解释,你一直不听,你也不放下。

当我在分析你们这种状态的时候,首先你应该、至少你应该接受一些,然后呢,再重新去理清、去反思一下,是不是我说的有点道理?而不是我说了半天以后,你还重复原来的观念,我再给你解释半天,你还是重复原来的观念,哪怕我跟你说一辈子,你还是不放下。你首先自己放下,你才能够去引领大家、带领大家放下,这是至关重要的。明白吗?

弟子:自己放下,引领大家共同放下,师父,我遵你法旨。

:好,我相信你能做到。

弟子:谢师父!

:大家有没有听得烦啊?

学子:没有没有。老师啊,刚才你说的我特别有体会。有一次我就和一个同修吵起来了,差点就打起来了,最后有几同修指责我自己,最后我醒悟了,把别人的事情看得很不好,都老是看着别人的,不能看着自己。老认为自己能干,看着别人缺点。

:是啊,所以这是大忌啊。你老是认为、老是要体现出自己的对,然后体现出别人的错;或者潜意识当中老是要体现出自己比别人要高一点,那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了,你明知道错了,你也非要把它变成对的,为了维护自身的这一点所谓的什么什么,那这个时候参禅那就是胡搅蛮缠了,那就不叫参禅了。

学子:这点我很有体会。

:对呀,所以参禅首先是敞开心扉、放下,然后就没有对错了。

学子:从我那以后啊,现在我们大家有时候一起谈这个问题,大家都能够听懂对方的了。我把我这个事情亮给大家,让大家引以为戒,最后大家都能够放下自我了,都能够理解了。有时候往往吵的很利害,未了,最后都能够达到和谐了,大家都能够谈得很开心。

:你要先有心的世界,才能拥有法的天下。

学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

:个性不同,所谓个性的问题,一般我不在共性当中说。参禅,你要明白,包括修持也好,你要先有心的世界,才有可能拥有法的天下。所以刚才所提的问题,首先是体现出他心急,不管是为自己负责还是为大家负责,他都是体现出一种心急,希望大家能够走的更好。但是,希望大家走得更好,这个发心是应该的,也是对的。但是呢,你这个时候,你要执着于我的观念是对的,别人是不应该这样做的,别人是错的,那就未必别人会认同你这个观念,因为你只要有对立,只要有你我就肯定有对立了嘛,又何妨不来一个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呢?

学子:我就是一直认为别人是错的,我是对的。我认为什么呢?我现在是止恶扬善。把它误解了,我都认为自己是比较正信的,对法门正信、对您老人家正信。实际上在正信方面有点偏了。在这个幌子之下,就做出了很多事情。

:是的,所以呢,心量嘛——

学子:老人家还有什么开示吗?

:这是随便聊聊天,说到开示,话题就比较严肃了。

学子:反正我是讲我自己的心得,最近的这些心得,您不要听得烦啊。

:那不会的。

学子:二步初第三期的时候,您老人家给我调整,那时候,我就对您老人家说过:正信!正信,我自己必须要自信。但我自信方面走偏了,我现在认为自己是走偏了。最后到正信,已经是很正信了,结果在实践当中、愿行当中正信,我这个理解是不是对?

:不要搞成习性。

学子:不要搞成习性啊?我这个习性有时候很难改,确实特别难改,有时候弄不好又出现了,又出现一些我执的现象,很难弄,是不是能够有个很好的方法一下子搞掉呢?

:一下子,有啊,看你能不能搞得掉的问题啊。

学子:怎么能一下子把这个我执、我见的东西,就是历劫来的贪嗔痴一下子去掉呢?有时候着急。

:是有一个过程的。

学子:我想找个时间,专门由您老人家给我开示开示。

: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来的,所以顿悟是要渐修的。

学子:我现在年龄大了,所以在修持方面能不急吗?所以说,急于要想求证自己。我感觉到,二千多年,佛驻世就这么一回,我在这个期间再修不成的话,又不知道是哪一辈子的事了。我是这种急法。现在心急,慢慢来也不行,所以现在打不开自己的心扉。

:一般纠结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先放下,放下以后再捡起来,那就把你纠结前的见地完全放下了。

学子:哦,见地完全放下。

:就相当于你把自身置之度外地看。

学子: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呢?

: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的位置就行了。

学子:哦,当成局外人。

:对,以第三方的角度来看你第一方的问题。“第三方”实际上就是第一方和第二方的统一,既不能以你第一属性,你的问题,以你自身的第一属性来看问题,这个时候,因为往往你就会陷进这个问题当中去了,因为你本身就受这个问题的影响、情绪的影响,所以由于你当下的各种环境和因素,你就不能够正确和清晰地去判断这个问题的性质。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平时的时候,理论哪,各方面都可以,但是一旦遇事他不能够当断,执行力不行,那就是因为他自身已经陷在这个事相当中,所以他肯定会迷的,就是当局者迷嘛,他就不可能正确的去认知。

这个时候呢,高级一点,那就是跳出这个第一属性,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来看你当时所发生的事相,这个时候就会清楚一点了,因为你就会排除很多因素,包括个人的素质,个人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干扰,你就是就事而论事去看,那这个时候就会清晰一点。

再高级,那就是以第三人称来看问题了,那就是,因为一个问题的出现,它肯定会有一个对立,有一个你我,因为事相本身嘛,它会形成一个对立事相,在这个对立事相当中,你跳出一个对立事相以后,以一种第三者的角度来看,那就是甲方和乙方,第一方和第二方的需求和症结你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就能够直接的切中要害,抓到了根本。这就是我们小三元的一个应用。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发表回复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