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 心与相

:怎么样去理解法理同融?你们认为是“真实理地”是究竟呢,还是“法性自如”究竟?大家说说。

弟子:我认为法性自如是究竟。

中道香:(打字)理中映事,事中涵理,理事无碍。

:中道香,你对“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怎么解释,怎么理解?

中道香:(打字)不以耳闻,但凭心印!

:对呀,中道香你刚才说不以耳闻,但凭心印。那么对“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中道香:(打字)如是我闻,如是我见,如是我心。

:其实闻也好,见也好,心也好。既然是印心,他就已经是至少到了自性清明、大圆通智的这个次地。此时,闻也是心,心也是闻;见也是心,心也是见。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分是闻还是心,也不能够说不论耳闻,只凭印心。不是这么理解的,他没有第一,也没有第二。既然是自性如如,他已经是覆盖了万千,也就是万法归一宗。这个时候他所映照的是万象和万相,体现的只在于心如如。

所以,你们刚才在讨论的就是心有没有分别。其实心是没有分别的,只是在相分别。相是必须有,也是必然会有分别的,否则的话,你没有办法启用。因为如果是相无分别,这个时候,是非、善恶你根本没有必要去启用,也没有必要去转化一个因、缘和果。正因为心如如,相有分别,所以你在这个相当中,由于因果本身它是落于有内,这个时候呢,你就必须是以心如如去转化因、缘、果。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相是有分别的,而相有分别在于你心的启用。

弟子:(打字)师父刚才讲的就是觉照吧?

:当心如如的时候,其实就是不落一相,不执一相。这个时候只有心如如,他才能够达到无分别。所以更没有说,去区分出一二三,因为一但你区分出一二三,其实是你心有分别了,不是相有分别,相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只不过是不同的心给出的不同的相。

中道香:(打字)若以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求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语)。

:中道香,我现在是要叫你中道香呢?还是要叫你如来?还是要叫你金刚?因为你现在已经是以相见我,以音声求我。那么请问,你是邪道呢?还是正道?

我刚才已经说:一切如如无分别。相也好,心也好;佛也好,魔也好,没有什么可以分别的,只是心在分别。因为相本身是因为不同的心,用俗话来说,因为你站在不同的角度,你可能对同样的事物得出不同的评判;但是这个事本身它是不存在的,任何相它都是假的,它并不是没有,只不过是它没有主体,任何相都没有主体。以我们的一个人来说,人这个“我”本身并不存在,因为“我”是相对于“他”所存在。

弟子:(打字)哦,就是执于这个相了。师父,最后心还是要定一个相?

:那你说,包括这个茶杯,咱们说这个茶杯,茶杯本身并不存在,它是由于这些能够构成茶杯的原料和它所处的位置而存在。

弟子:主要是我们需要的。

:对。那么你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象去取相,但心是不变的,物也是不变的。你把它说成茶杯也可以,你把它说成饭碗也可以,你把它拿来养花、插花,拿来喝茶,拿来吃饭都可以。这个时候是在你本身的心、相的分别,并不是物它不存在。所以《金刚经》所说的这句话,它并不是说不能以相见法,不能以身见法,它实际上是让你不要见相执相,不要见音执音,不要见声执声,是让你不落境和不要去执境,仅此而已。因为它最后一句是“应无所住”。

弟子:“而生其心”。

:对,为什么要应无所住呢?它这里面就很清楚地阐明,应无所住那就是一切的相它都是假的,都是幻的,因为说相非相,刚才我的比喻――

弟子:也就是心是如如,只是对相而启用,所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是对相而启用的。是这么个过程,是吗?

:是啊!因为此相必要,你在不同的时空当中,你在不同的因缘当中,需要的什么相?所呈现出的什么用?这个用呢,是依你的心所定的,所以这个时候才能够生其心。因为你先要无所住,才能生其心。你不能够说,你以相见我不行,也不能够说你不以相见我不行。这不是那么回事的,所以不要死读经。

中道香:(打字)中道香已知无所住之伟大,谢师加持!

弟子:(打字)师父,你以前讲的,恒驻一念,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今天讲的这意思吧?心如如,当下启用。

弟子:(打字)心如如,象有类,心相化境自得启用。

:心如如,所谓的心如如,所谓的“如如”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可以一,也可以万。这个一和万,有和没有,是取决于你当时启用的相。所以有一句话说,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就是这么个道理。

弟子:师父,您刚才说的《金刚经》,我想到另外一句话,其实《金刚经》表述的始终就是一个意思,包括一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实际上是不是这么理解,就是法,所谓的非法,就是法也是对万心而启用的。所以说法本身,并不是它已经没有非法的东西,它就是非法。所以说应该是不执它、不住它。是这样的吗?

:所以就是诸相非相。

弟子:也是诸相非相?

:你们理解的怎么样?可以说说。

弟子:说不好吗。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有什么说的好,说不好。

弟子:嘿嘿,师父说的好。

:师父说什么好呢?你觉得哪一句说的好?

弟子:师父说什么都好。

:那未必呀。

弟子:今天对师父讲的这个“心如如,象有类”的印象是太深刻了,或者是对心的震撼太深刻了。前一段时间师父也在讲“心如如,念无住”什么的,起心不动念,以这个过程当中去体会无分别心,以象有类这个过程,包括今天晚上打坐,也感觉这个心如如,当他专注一念的时候,他的心真是如如的,而且他也不起什么念,他就随着去走,但一定要心要如如的,否则的话就会承载不了这个空间的演化似的,就是你不能跟他一体似的,你承载不了这个过程,你肯定会分出七七八八地东西来的,就是包括师父今天晚上讲这个,就是很受益。

:包括你们昨天和前天的功课,你们本身难道都没体会到这个心如如、相有别的这个妙用吗?

弟子:这个相,真的就不是一个、两个。它幻化的结果真是出乎意料的。

:那当然了。你如果是心分别的话,那相只有一,这个相是随着你的心所取舍,对不对?你如果是心有分别,你如果是执着于某人这个相,那他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个人了,就不是随缘而因,顺缘而生了。

弟子:师父还真说对了,就是今天坐的时候,就是当时呈现的相太多了,等我睁开眼睛,一眼圈的血丝,其中就有这个人,就是自己变成他了,还有自己变成别的人了,这种情况都有。

:对呀。

弟子:变成某些人,有的能理解,有的就不太理解。

:哎,因为你这个痕迹没有干净吗。所以当你进入了这个,可以说用你们稍微能够理解的话,当你这个前七识关闭,第八识呈现的时候,那么你所储存在里面的所有信息,就是说你以往所执的相,它都会随之所呈现出来,那你说你这个时候是哪个人的相呢?这就随着你的心所取舍吗,对不对?如果这个时候你是某个人,那么好,这个人的心境就是你的心境,那好,他在想什么,估计你就能够知道什么。这本身就是随缘而起吗,顺缘而生,看你怎样去用。这个启用就是在你的心如如当中启用,你怎么取舍的问题。既然是象有类、象有别,那心如如,那是由你的心如如去取舍、去启用。仅此而已。

弟子:师父,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来的心是如如不动的?

:谁说如来的心是如如不动?

弟子:不起一念吗,还剩下一个当下,还起一个度众生的一念吗?就是慈悲心一起,度众生吗。这是不是也算念啊?

:如来他如如,并不是不动。你们要明白有三句话。第一句是“不来不去”,这是第一句话。不来不去呢,在这个实证修持来说,它是一个自了涅槃,或者是一个有余涅槃的过程。你们看过有些经典著作,罗汉入灭是不来不去。然后是“随来随去”;最后是“如来如去”。那你说如来如去,他这个心是动还是不动?

弟子:不动啊。

弟子:在动与不动之间。

:呵,既然是如来如去,他怎么是不动呢?又怎么会动呢?楞严大定所说的,不进不出,你说他是入定还是出定?

弟子:他无来去吗。

:啊,你说了算。

弟子:您刚才讲的楞严大定,实际上就是无需来去的,是吧?

:是,道在有无进退中。没有听懂的献花。今天好了不在啊?

弟子:他是来了又走了。

:他是有碍无来。

弟子:哪个“ai”?

弟子:(打字)碍

:中道香,你现在的过程啊,应该是在于还是――,我还是建议你再持相。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定境还是有点不足的,所以呢,你近期你应该在定境当中,你不要随着某一句话所漂泊,这个时候呢,你很多时候你会自己否定自己,也会自己肯定自己,所以就是两边你都抓不着,所以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希望你能够定在一个,我道是要求你定在一个相当中,以一念去代万念,这个时候呢,最后才能一念破虚空。你到那个时候你所说的话和你自身的所证所得,那就是完全不同。否则的话,因为你没有定境。

弟子:中道香,再跟你确认一下,是不是讲的话你都听不到?师父讲的和大家讲的?她真听不到,我打您刚才对她说的大意给打上吧。

:不必,不必,她能听得到。她也是可以听得到,也是可以说的。中道香,至少我在定境当中我知道你能够听得到,你也能够说话。你呢?或者说至少我能够看到你,你能够看到我吗?

:(献花)

: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只是一点小术而已,这是卦象而已。

弟子:(打字)俺都启用到睡觉了。

:你在睡觉,如果能启用也算不错啊。你至少你可以梦游啊。

弟子:(打字)师父,我好像观不到什么

:你想看电影呀?那如果是观得到呢?

弟子:(打字)按我分析,观不到是好事。

:你看,有人说了观不到也是好事啊。

弟子:关键是我现在不知道我启用了没启用,别人都能观到,我观不到,是不是我这个启用不了啊。

:我穿的衣服,你也穿不了啊。你穿的衣服,估计别人也穿不了的。

弟子:听不到。

:没人说话你当然听不到了。

弟子:啊,原来如此,那么多人怎么都不说话呢?

:我以为你能够心不动呢,那别人不说话你动什么心呢?你就把不说话当说话就行了。

弟子:(打字)师父:我是不是你又憨、又笨的孩子,因为我什么都看不到。

:没事,师父也笨。

弟子:(打字)看不到是不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笨呀?

:修持不是聪明和笨可以来衡量的。聪明人往往是下下根器,因为他会去取舍,他会去思考,他会认为这个对那个错,他会见妙起疑,这就是聪明人。向我这么笨的,我是没想太多,几十年也就是一头扎下去,是也是那样,不是也是那样,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挂碍,也没有,太多的分辨。

弟子:(打字)师父,我有一个问题,最近打坐的时候,总是进入到一种状态,就好像睡前舒服的躺着那种刚刚有点要迷糊那样的感觉。这是什么状况?

:这个状态就是半睡半醒的状态。

弟子:(打字)我现在只要闭上眼,静心就这样。晕,困了啊。哈哈

:中道香,中道香说两句吗,要不打几个字,不然的话我要就,要敲钟了,要退堂了。

弟子:(打字)师父。我睡着了。好像啥也没有看到。

:睡着了你肯定啥都没看见,完美世界,谁睡着了能看见?这不是说大实话嘛。

中道香:(打字)经过天堂地狱之后,只想对每个人说祝福!

12841:(打字)中道香,应驻,无所住!

中道香:(打字)谢师恩!

弟子:师父,我一加念一想好像就是出不去,就是出去也是好像有点给挡住的感觉,但是我有时候不加任意的想出去的时候,就是好像比那个轻松,而且也能做一些事。

:你念力不要太重不要执一念,还有脚呢不要交叠。

弟子:是不要盘坐吗?

:不是不要盘坐,就是你在进入某种状态的时候,可能你脚会容易交叉。

弟子:那我再想想吧。

:整个过程你念力不要太过于执着,这样的话反而是障碍。

弟子:师父,现在打坐有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在那想?

:啊,那干嘛要知道呢?

弟子:不管他是吗?

:弃而舍之。

弟子:你说的是丢弃的弃,还是契合的契呀?

:弃舍嘛,那肯定是丢弃的弃呀。

弟子:(打字)师父您好!我是咋回事啊,怎么老是没感觉?一观就睡觉了。

:哎啊,师父也是一样啊,师父都不知道是咋回事,也是没什么感觉,一观就睡着了。那你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这里边很多人明天还要上班的吧?

弟子:是今天上班。

:啊,今天上班,就是呀,现在是快五点半啦。

弟子:师父吃早餐吧。

:吃早餐呀,我晚餐还没吃呢。

弟子:师父还辟谷吗?

:我吃完就辟。

弟子:师父,今天听你说话就比那天有劲多了,前两天听着好象没劲似的。

:对,前两天是事情太多。

弟子:师父那天您让我们议论您那首诗了,然后您再给说说,那我们后来都讲了讲,您现在给我们再讲讲吧。

:现在五点半了,不讲啦。你们都已经讲了,我再讲还有什么用?

弟子:师父,我问一下,陈醋和米醋的功效一样不一样?

:你说鲜肉和熏肉的味道是一样吗?

弟子:明白了。谢谢师父!

:好啦,大家早点休息吧。参禅应该是不落一相,不挂一相,不要参的好像是跟这个佛法有深仇大恨似地。

弟子:越参越沉重。

:对,越参越沉重,越参越痛苦,越参越愁眉苦脸。禅是生动的、活泼的、轻松的、自在的,这就是参禅。不要去揪住一个理,不要揪住一个相,尤其是不要认为自己是什么。你这个时候才能是无义而参,才能够获得,你才能够舍得。大家明白么?

:明白,师父。

:好,那就休息吧!

:师父,再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ost_id in /customers/f/6/e/huazangcenter.com/httpd.www/wp-content/themes/huazangcentre/functions.php on line 1121

发表回复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