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本质的证明不在知识论中,而在生存论里,本质不是从逻辑论证得来的,它来源于我们对存在事实的“看”的适当程序。在这些程序中,我们的视界不断地融合、变化、更替,引领人来到真正的存在基础地带,显现为某种可称之为“清净”的真相。这种真相不是概念或经验的,而是体验自身,在自身之中回转以回到自身的清白。
禅者常常对这个“我”发起追问:生前我是谁?生后谁是我?当对“我”发起追问——参禅时,可以发现许多关于我的定义,但深思下去,这些定义都只是我的部分内容,都是我的外在的内容,甚至不是我的内容——事实上无我。在不断的思考、追问和回答中,“我”的真实面貌不断地清晰,通过不断的深入、排除、消解而不断还原,最后我们看到“我”处在一片由种种因缘生起的虚幻境相里,自我和世界都是由相似相续的“思”组成的缘生幻相。我还原为即真即幻的事实,我是存在的却是虚幻的和清净的,“纵令逼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这时人感到自己“觉悟”了,感到了无边的清净和喜悦。觉悟了的人什么也不能说,什么都不可说、不想说,却与“是”在时刻的呼应中。
禅的还原要达到赤裸裸的存在呈现或纯粹意识自身,我们可以跟着它来到生命之源,禅宗说是来到“天地未分时”的清白状态,此处是存在的“本来面目”。这里首先要我们不要“思”,不要让思把我们的世俗之我带出来,让我们的心灵来到清净的“无思”状态,存在的本来面目才会呈现。“不思善,不思恶,思总不生时,还我本来面目来”。“其或拟议思量,何啻白云万里?”在不思中回转,暗中撤掉事物的基础———这种撤消在整个世界都在悄悄发生,最后“清白”自现。这种清白是事物周围明净的光环,是我们心灵的泛音,潜在地统一着生活完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