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品次第示

发表时间:(2010年6月6日)
作 者: 華藏本尊 字体大小:
全国第五期骨干班结业讲话

第一

忏坛开启至今,持戒弟子得获戒品者众,此为本戒坛之殊果也,望诸善知识于未来际无畏精进,早获戒品,得证菩提。

此次持戒弟子共八千四百零一人,得获戒品者有八千零三十六人。其中悟然、悟晖、悟元、悟尊、悟性、悟清、悟灿、悟景、悟慧、悟心、圆林等获清静海莲花品。为此戒之最上次第。吾于此际携此十一弟子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愿此功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余者八千零二十五人皆获光明摩尼戒品,也为永不退转之次第,望彼等勇猛精进,无畏布施,直入究竟三昧。

望此坛持戒弟子时刻善护戒品,自觉觉他,广行六度,无畏布施,庄严国土,则三际佛宗之心印可续,法脉绵延之可期矣!

原因犯戒而被吾取消法号之圆辈弟子,除于毅已授悟辈,袁明、丽华另授戒品外,即时起恢复法号,望彼等知耻后勇,勇猛精进,早证菩提。

不日将授毗盧心印,愿诸善知识得证毗盧光明三昧,即身成就。

(2010-06-06 00:35:06)

第二

戒品持证之次第以证“空”而论。

而“空”者有三昧,一曰“寂空”,为“自觉度”之罗汉果次第;二曰“性空”,为“觉他度”菩萨觉有情果次第;三曰“自在空”也称“究竟空”为觉行圆满之佛果次第。此乃由初果罗汉至九品莲花佛觉果位次第之序也。

修持佛法证悟次第殊为庄严神圣,所证戒品皆须以觉、行相融为证,皆须以真实理地之觉悟神通为果证,皆须由戒品上师亲证亲授为记凭。此乃三宝弟子持证转识为智乃至明心见性直达究竟之总持,其丝毫不容差池矣。

自觉度“寂空”果次第有三品。初品为“声闻缘觉”果次第,中品为“含识三昧禅”次第,上品为“光明摩尼品”次第。光明摩尼品次第为阿罗汉果,至此可得自觉度圆满,获不退转果地。本次忏戒弟子所获之戒品最初品即此戒品也。

 

寂空自觉度初品声闻缘觉次第之获戒实证果授受认证及规仪如下:

一、授戒导师需证得觉他度上品次第(十地珠光觉有情果)。

二、获戒弟子需持清净观至身见寂空地,能闻四生九有之觉性,深究四生九有之因果,具“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智。

三、获戒弟子能闻声救苦,自觉自净,能了断因果,勘破轮回。

四、授戒需开启传戒大忏坛,需有七师接引授记。

五、获戒弟子需于忏戒中以实证功德同体大悲回向四众。

(2010-06-12 01:16:25)

第三

华藏世界之初果戒品为“清净海莲花品”。此品为华藏世界九品莲花戒之最初戒。因华藏世界海之初界是为“清净海”,是故此界众生即称为“清净海莲花品”众生。

华藏世界九品莲花次第之初品莲花需经证得阿罗汉果地者方能证入。盖因华藏界之初品已属觉有情菩萨地也。即由二乘“析法真空地”证入初觉之“体法真空地”,由此获戒者已经由“寂空地”越过凡夫之“相对空”地。外道之“断灭空”地、二乘之“析法空”地而证入觉有情之“性空”地。至此方具六度万行之大圆镜智,能闻声救苦,利乐有情。

获此戒品者虽已出离,尚未究竟。虽具大圆镜智,尚未能证入“自在空”地,是故仍持六度万行,于行中得证大圆镜智,其闻声方救苦,临事可任运,其遍布十方三际即三身相融,其持戒显相而与众生无异,此即初地菩萨之果也。

清净海莲花品初地菩萨果次第之获戒实证果授受认证规仪如下:

一、得三世佛宗之授记授戒。

凡于定中得毗卢遮那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之前身授记并现世授戒且具六度万行之信、愿、行,持根本心戒即可获此戒品。

二、能闻声救苦,利乐有情,行则具大圆镜通智,藏则与众生无异;大圆镜通智由修持禅定三昧所得,由八识转四智所证,八识转四智者谓: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藏识转为“大圆镜通智”也。

三、持戒根本,可为必为,具无畏大雄之法布施行。

四、证果时经七佛加被,于授戒忏中得七师接引,授正觉菩萨戒。

五、无生法忍,任运自如。

(2010-06-28 02:46:40)

附:本师关于《戒品次第示第二》的随谈

在《戒品次第示第二》里面,你们都已经看了两天了。里面其实第一个戒品——光明摩尼戒品就相当于《金刚经》和律藏里面所讲的有色四禅天这个果地,有色四禅天最高在第四禅天,前三禅天叫“自了果”,但还没达到阿罗汉这个次第,这是从传统的说法。所以说初等戒品在有色界,中等戒品在无色界,上等戒品就是非想非非想界。初等戒品在传统或《金刚经》里的最高也就是四禅天。在我们所说的就是摩尼珠戒,即阿罗汉果。

你们所要具备的除了持戒的几个必备条件之外,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获戒弟子需要具备宿命通智、天眼通智、天耳通智。因为你们呢,几乎是最起码的戒品都已经获得了,那么你们现在回顾一下,在你们的修持过程当中,有没有出现过宿命通智?看到自己的过去、未来,看到别人的过去、未来,看到此方和他方世界,这即是宿命通智。天眼通智和宿命通智没有太大的界限,它的界限只不过是——宿命通是究因果,天眼通是察因果。这两种通智其实是融合在一起,只不过是体用有所不同。天眼通在通常情况下,是在色界和无色界的整个时空交汇之中,你能体察到四生九有的一些因果关系,以及四生九有的觉性缘起,这是在天眼通里面体现出来的。天耳通说起来就比较简单,你平时会听到一些密言、密咒,听到一些他方世界的声音,或者听到另外一个空间,或者听到远方的一些声音。这些我相信你们都有经历过,经历过了以后,其实就差一个恒定智慧。你们细细地想一想,在你们的修持过程当中,我刚才所举的这些你们有没有经历过,有没有出现过?那么,这就是“转识为智”的关键所在。

往往这些呈现你具足了,但不恒定,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我,我这次回来一直跟你们讲,你们突破第一个圈以后,我马上给你们设置第二个圈,这有我的因素在里面;另外一个因素,是在你们自身,识障未破;为什么说识障没破呢?当你们呈现出这三种神通法度的时候,往往你们百分之百地起分别心,这个分别心是你们在人为地去追究竟。

昨天和前天着重讲的问题是你不能有念,也不能无念。如果你有念,当你出现三种通智的时候,你有念,是你的末那识障。这个时候它是随之你自己的偏好,一旦你加进一丁点你偏好的水分,这个体现马上随之你的偏好而转化,立即堕入了声闻缘觉,也就是“支辟佛”的境地。你们在座的每个人,可以说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有犯过这个毛病。为什么说你们呈现以后,我立即给你们设置障碍?因为你们七识未破,所以无法转为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你稍微,当你出现一个景象,当你看见他方世界的一些景象以后,你稍微加一丁点自己的偏好,或者你看了一个非常美悦舒心的一种景象以后,你心生欢喜,你会很自然地依恋和留恋;当你看到恐怖景象的时候,你会心生厌恶,或者从你本性上去抵制。这两者是最简单的。除了第一念那个景象是真实不虚之外,如果你再加上自己的偏好,那么以后所幻化出来的,就随之你的念,随之你的心,心生万法,也就是说万法由心生,万法由心灭。

这时候,心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性空,一个是寂空。你如果达到了性悟、性空,你会动念,但你这个念是“如念”,也就是“不动念”;如果你带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动念的时候就落入了“解悟”,也就是“声闻”,所有的景象都会随着你自身的喜好幻化给你,而且是投你所好,这是最要命的;然后逐渐、逐渐地把你引入歧途!你喜欢赌博的,它就给你出现一大堆美金,出现的景象每次你都很迷,其实那些都是幻化的,都是假的。只有第一念那个才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了。虽然它是假的,但它会直接引领你的第七识——末那识;然后使你在解悟、解空的过程中,去执着或者执迷于声闻所幻化出来的叫“支辟佛境”;那么你就会越陷越深。在你们师兄弟中已经出现过这样的状况,然后就指假为真,这时候你就迷了。

除了第一念之外,其它都是凭空出来的。那么,如果你越过了,也就是说,你们在修持过程中,跟你们说的:“遇佛杀佛,遇魔杀魔。”这个“杀”其实就是——佛和你没关系,魔和你也没关系;佛和魔都是一样的,和你没关系;你自身的自证,那才是重要的;你达到了性空,才是重要的!

世尊当年在菩提树下,仰观星斗二十七宿,他看了这二十七宿后,得出:哦,众生皆具佛性。他为什么会得出这些?因为这个时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山河大地无非法身,他已经和相融为一体了,不起分别、不分彼我。这个时候呢,法法无碍、声色无碍。

这一点,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记住了。因为这三种通智你们心中有数,你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都已经有过,你们这些都已经具备;具备以后,为什么不能恒定住?就是刚才我说的两个原因:一不要陷进去解悟空,也就是寂空、解悟空这个状态当中;如果你陷入进去,那你就落入了声闻缘觉,恐怕你永远出不来;当然,我也不会让你们落进去,哪怕你有时候落进去,我也会及时把你们拉出来。这个咱们可以很肯定,也可以很自豪,这就是我们自身法门的殊胜!要记住,不能有念,不能自己有自己的偏好,不要去分别!

不能无念呢,是指你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心如止水,不是心如死水。这块石头投下去,一样会起波澜,只不过它使你,心、石、水是一体一如的,并不去分别一个一二三。所以你们不能有念,但你们又不能无念,为什么呢?色与空之间,空是妙有、真如嘛。为什么说空叫妙有呢?在《心经》里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其实,它是三个层次在里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不是空,空也不是色,这是第一层声闻乘;“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直接那就是性悟、解悟了,色空一如是真如,但色空是存在的;就象我早在十五天前,跟你们讲的大三元,就是为了今天给你们铺垫。色与空之间,色就是色,空就是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到了有色、空交融的时候,那就是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这个就具有了色和空的融会:它既是空,又是色;既不是空,也不是色;既是有,又是没有,这个时候那就是“真如境”。然后,你再来一个非色非空,非想非非想;这个时候它体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法同源,万物归宗。

所以,你们从今天开始,会陆续地出现这三种通智,甚至还有,因为你们本身已经超越过,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了,说你恒定,其实你没必要恒定,把握我刚才说的这两个规律。但是呢,我现在说了以后,你们不要去想,你们要把它忘的一干二净最好,等临事来时,你自然而然会灵光一闪,我即是他,他即是我;我又不是他,他又不是我。这时候你就能够解悟,自空能够自如收放、进出;出世、入世能够非常自如,也就能够达到如来如去,不来不去。这点记住。

为什么我把所授的戒品果位先公布,再来给你们讲这些?还是回到那天我给你们讲的管理学概念,因为你可以达到了嘛,我先给了你,不行我再扣你,其实不可能不行,拿你(某弟子)来说,你很早,从现世一直可以追到天地之始、渺无人烟,每朝、每代你都历历在目。不过,你在那个时候,你还会加:哎哟,我不行,我不要那个,好像我没这个能力,这个我讨厌。你只不过就差这么一点,那个时候我不说,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戒品还没有公布。

所以我说的三种通智你们自己去想一想,是不是你们都已经拥有过,都已经经历过。

(2010年6月13日凌晨1:00)

发表回复

login